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哥特视角_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猫眼》

其他范文 时间:2022-09-30

【www.zgzsclpt.com--其他范文】

  摘要:《猫眼》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七部小说,是女性哥特小说的继承之作,但是同时也有对这一文学体裁的超越。本文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这部作品,从而揭示造成女性焦虑、恐惧等典型的哥特特征的根源是男权社会制度。
  关键词:《猫眼》;女性哥特
  作者简介:张春晓 (1978-),河北丰宁人,工作单位:唐山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是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013-02
  引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1939-), 是加拿大享有国际声誉的小说家和诗人,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曾获得英国布克奖和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等多项奖项,其本人还曾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阿特伍德的作品十分关注环境、生态等问题但是她的小说更多都是围绕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况而展开的。《猫眼》是阿特伍德的第七部小说,是对女性问题关注的代表作,同时被认为是她的小说中最具艺术成就的一部。对于该小说,文学批评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生存、后现代性、儿童游戏、殖民主义等。本文试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该部作品。
  女性哥特文学是哥特文学的一个分支,相对而言,另外一种就是传统的男性哥特。女性哥特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90年代英国女作家安・拉德克利夫创作的《尤道弗的秘密》,改篇小说的问世开创了女性哥特的先河。迄今为止,女性哥特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和文学传统。而女性哥特研究是将女性主义理论引入哥特小说研究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学研究领域,它是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哥特理论为背景逐步发展起来。1976年,女性主义理论家埃伦・莫尔斯在她的代表作《文学女性:伟大的作家》中首次提出“女性哥特”的定义,她认为:“女性哥特”即“女作家以哥特这种文学形式创作的作品。”[2]她指出女性哥特与男性哥特的根本区别在于恐怖根源的不同,女性哥特恐惧的源泉不是传统哥特里非人的神秘力量和超自然的因素或者暴力流血事件,而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外界的种种压力而产生的女性对自身内心恐惧和焦虑。同时,朱利安・弗利诺在她的论文集《女性哥特》的序言中对女性哥特作了如下定义:它利用破败的古堡或密闭的房间等传统空间来象征女主人公和文化二者;作为一种心理形式,它激发恐惧、愤怒、敬畏等各种情感,有时引发女性对自身性别角色、女性性欲、女性生理和生殖的恐惧和憎恶。现在一般认为,女性哥特是女性作家创作的、表征了女性意识的哥特小说为女性哥特小说。
  一、主题和人物
  传统哥特小说的主题大多是通过家族仇恨、继承权的争夺揭示人性的邪恶和阴暗,其中充斥着欲望、暴力、疯狂、仇杀、血腥残杀等,男主人公通常都是一些“恶棍式英雄”。他们不想受当时社会的局限,但是有利用了一些非常手段去向世俗挑战。而传统的女性哥特小说比如勃朗特姐妹的《简. 爱》和《呼啸山庄》都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哥特小说。女主人公大都童年生活不幸,在阴暗晦涩的环境中长大,经过痛苦的成长经历,最终却有一个美满的结局。阿特伍德的作品中突出的是女性哥特文学特有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大都是笼罩在父权社会的恐怖梦魇中,这与传统的哥特有些许不同。《猫眼》中也涉及的复仇但却是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她希望伤害她的人会得到报复甚至是死去,永远的消失在她的世界。
  伊莱恩的父亲是昆虫学家,所以他们经常搬家以方便父亲的工作。在定居之前她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有哥哥这个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很好的玩伴,还有父母的疼爱。但是上学之后结识了科迪利亚、卡罗尔和格蕾丝她曾经渴望拥有的“女性朋友”之后就彻底改变了,也是她梦魇的开始。科迪利亚对伊莱恩的伤害既有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这在科迪利亚让伊莱恩去山谷下面的冰面上捡帽子的时候的场景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伊莱恩被刺骨的冰水浸泡着,弱小的身躯几乎失去抗争的勇气,几近丧生;另一方面,面对曾经用心对待的“好朋友”的友谊的失望甚至是绝望,让这次事件成为了她做出改变的转折点。但由于女主人公所受到的身心伤害,才使得她痛苦不堪,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和矛盾的心理,也让人能够理解后来她对待科迪利亚的种种行为和态度。
  当然,伊莱恩和科迪利亚之间并不是面对面的打斗而是利用心理战术。其中的一个场景是原本是朝夕相处,然而科迪利亚学习成绩不好辍学之后与伊莱恩失去了联系。有一天科迪利亚却突然给伊莱恩打电话邀请伊莱恩。当伊莱恩看见科迪利亚时,非常惊异于她的变化――又胖又萎靡。她本想劝她好好上学并未且安慰科迪利亚,但是她的内心却“坚硬”起来。还有一次是科迪利亚乞求伊莱恩帮她从疗养院(实际是精神病院)“逃脱”而伊莱恩的内心的声音“你竟敢来求我?”[5]p376 她甚至想扭断科迪利亚的胳膊,把她的脸摁到雪地上擦!尽管伊莱恩说不恨她但是却抓住了难得的机会在心理上实施了报复并得到一定的快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迪利亚就是父权社会制度的代言人,她把父权社会制度的桎梏牢牢地锁在伊莱恩身上。科迪利亚这个名字最初原本是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中李尔王最小的女儿的名字,因为不会说些讨好父亲的话语而被放逐,后回国复仇未果却惨死。这里就是暗示了科迪利亚这个男权制度的实施者和坚决维护者的结局不会很理想。
  二、环境和意象
  在这部作品中,阿特伍德所提到的地点的名字都是真实的,这与传统的哥特中的古堡、密室以及墓地等场所是迥异的,但是在叙事方式上――倒叙是和哥特的特点相一致的,童年的和成为画家的伊莱恩,两种声音交织纵横,让读者感受到回忆与现实的转换。同时这也体现出伊莱恩痛苦的一个根源――被苦涩的回忆被痛苦的回忆和恐怖的梦魇折磨,她也一直在努力的摆脱这种困扰,即使在舒适温暖的熟悉环境中也不能轻松自在地生活,就是在自己栖息的家里也显得那么陌生诡异,甚至产生自杀的欲望,这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哥特氛围。
  《猫眼》中伊莱恩和儿时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墓园、河谷,以及后来科迪利亚居住的休养院无不传递出一种被禁锢的意象。由于她的刻薄,工于心计和对伊莱恩的种种算计和控制科迪利亚在表面看来是面目可憎的,然而她一样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她原本就是生活在一个父权家庭中,当她发现伊莱恩的与之不同之处便想“帮助她”。伊莱恩掉进河谷之后,她的面前出现了圣母玛丽亚的形象,后来她也是一直信奉玛丽亚而不是耶稣。因为伊莱恩跟随科迪利亚以及史密斯夫人等去教堂做礼拜,她以虔诚的心态做事却被忽视而深受伤害。这也表明对于向耶稣象征的男权屈从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却使惩罚更深,女性应该觉醒,独立、自信、自我认同。
  在伊莱恩确定乔有了婚外情而不回家的夜里,她睡不着了,也似乎听见有个声音在说:“干吧!来啊!干吧”![5]p391 于是她拿起了丈夫的那把精工细刀割了一条深长的口子因为他已经将我抛给黑夜。在阿特伍德的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有时候被吞噬掉,让他们倍感无助而逃避。而这背后的黑手正是男权制度。伊莱恩承认乔是爱他们的女儿萨拉的,而且乔很容易和萨拉打成一片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妈咪。伊莱恩不在意这种游戏,但是内心是不舒服的。男人没有真正把自己融入女人的世界,女人在他们心里是能够给自己生理上带来欢愉并且可以生儿育女的一种工具。
  三、超自然因素――梦境
  神秘、恐怖与超自然因素是哥特的惯用模式而梦是哥特小说中最常见的现象,因为梦有着与人们潜意识达到默契的深层因素。在《猫眼》中,作者多次描写伊莱恩的梦境。如果说生理的伤害是女性恐怖的原因,那么心理的创伤就是随着这种创伤而引发的意象反应――幻觉和恐怖梦魇。伊莱恩梦见自己掉到了桥的下边,可是妈妈就站在山坡上和人说话似乎也没有看见自己掉进水里。梦的简单描述,就能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焦虑和恐怖。似乎没有人能够解救她。
  伊莱恩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女性化话语压迫,从而作者运用梦境去体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科迪利亚深受父权家庭的影响对来自无神论家庭的女孩伊莱恩找到了发泄的出口的种种“改进”的方式,将自己所受的父权压迫复制且变本加厉的转嫁在伊莱恩身上。这是影响伊莱恩一生的梦魇。这样的伤害隐喻着父权社会将异己推向了死人堆里。
  结语
  由以上对《猫眼》中女性哥特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阿特伍德在女主人公伊莱恩的成长故事中探讨了女性在男权社会寻找自己位置的艰难历程: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盲目顺从,到对现实的逃避,到自发的反抗意识,经历坎坷和挫败,再到获得自我意识后的智慧自信。女性哥特特征贯穿始终。但是在这部作品中,阿特伍德对于女性哥特很大程度的继承过来,同样也有超越。女性哥特的这一文学体裁的完美运用更加突出深化了主题,男权社会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摆脱恐惧和破除焦虑的有利方式。
  参考文献:
  [1]、Atwood,M.(1989).Cat"s Eye.Toronto:McClelland-Bantam,Inc.
  [2]、Smith,D.(1990).Discourse.Buckingham&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3]、王腊宝,沈涛.重读吕蓓卡[J].外国文学,2002(2).
  [4]、林斌.西方女性哥特研究[J].外国语,2005(2).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6]、柏棣.西方女性主义文艺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猫眼[M].杨昊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8]、欧美文学论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9]、刘易斯・小阿克瑞流斯・弗洛曼.语言与权力[M].北京:人文国际出版社,1992.
  [10]、章汝雯.《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J].外国文学,2005(5)
  [11]、张玉兰.成长着的女性意识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创作的基本母题[J].当代外国文学,1995(8).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content/20278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