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革命之路 概览 [中产阶级主妇的“革命之路”]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1-04

【www.zgzsclpt.com--其他范文】

  近期热播剧集《婚姻保卫战》里,几对中产阶级家庭上演的“以妻为纲”的笑闹磕绊,令荧屏前的女性观众们大呼过瘾。但关上电视,现实生活的真相却是一一对大多数当代女性而言,工作与否是个可选项,但家庭责任却是个必选项。在职业女性的角色之外,无可逃避的仍是“主妇”这个头衔所带来的重负。纵观美国从50年代起,中产阶级主妇们所走过的“革命之路”,感受女性这一路走来的自我突破。
  
  中产阶级田园梦
  
  提到中产阶级生活,人们脑海中涌起的形象大都是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花园洋房、儿女成群、宠物围绕,更重要的,还得有一个高挑贤惠的金发主妇操持家务。郊区生活是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主要模式,也是人们所向往的标杆。这里没有城市的无限扩张给个体造成的冷漠与孤独,郊区小镇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熟人社会,知根知底,耳鬓厮磨,自然处得出都市人难得的人情。不过田园生活成立的前提,大半是交通、通讯等物质手段的达标,而更不可缺少的是家庭中的全职主妇。复归“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才能保证家庭的顺利运转。
  
  绝望的全职主妇部落
  在女性赚钱自给自足以来,女性的能力与男性一样,需要缜密的思维,长远的见识与灵活的手腕。然而回归家庭意味着成为服务者一切与外界相关的能力需要清零,衡量能否做好一个主妇的标准仍然与18世纪差不多――因此当所有人都享受着古朴宁静的时候,为郊区生活改变最多的依然是家庭中的女主人。
  二战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汽车的普及、通讯的发达以及大量舒适的住房拔地而起,为刚刚经历战乱离丧而渴望安居乐业的美国人提供了安乐窝。人们醉心家庭生活,原本在战争前后已经蓬勃发展的女性职业化反而止步在家庭梦想之中,1946至1964年间,美国共有75g0万名婴儿出生,造成历史上著名的“婴儿潮”。当家中有人全职负担家务的时候,家务便不是一件可以随便应对的琐事,而必须被当成一件事业好好对待。在女性职业化过程中被遗忘的种种生活技巧,被新的主妇们重新拾起。
  于是在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凭之于女性更像是一层镀金,堂堂威尔斯利女大的高材生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过是与上流社会的潜力股联姻,连学校社团所标榜的也是传统妇德与家政课程,潜心钻研功课或者投身社会在家长眼中并非正途,也会受到同学的嗤笑。
  想想看吧,当一位中产阶级主妇在3个孩子此起彼伏的哭声中手忙脚乱地关上烤箱接起电话,一边指挥家务助理抱起孩子,一边意识到丈夫电话中所谓的应酬一定风月无边;此时回想起少女时期自己怀着虔诚之心叩开学院大门,口中宣誓将通过苦学获得灵魂、将一生献于知识的场面是多么讽刺。于是,每个看似完美的中产阶级主妇,总有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家庭天使”
  一直到上个世纪中期,女人最重要的使命是照顾家庭和生儿育女的认识,还在社会中占据王流,出于教育子女的需要,身处中产阶级的男性在择偶时一般都会选择受过高等教育的列象,出于家庭生活的配合,这些女孩子在婚后一般都必须艘弃工作。
  人类进化数百万年,我们会发现对于女性功能的定义始终在两极间游走,标准则是社会的需要。当男性在经济实力上达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令妻子回归家庭,从而确保生命繁衍的质量。18、19世纪壮大的中产阶级也正是基于经济基础,开始复归宗教虔诚、强调家庭美德。这种家庭理想理所当然地寄托在了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女性身上。他们一方面给予女性在伦理上的尊崇地位,成为家庭道德的创建者和监管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女性参与公共生活严格防范,尽量避免女性的高贵品行受到光怪陆离的外部世界的污染,而强调女性在经济、政治以及人身方面的从属地位。
  这种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家庭天使”运动就确立的女性功能――专门从事照顾家人、管理家务以及慈善活动,成功地使中产阶级女性愈发依赖于男性,同时也被排斥在各种政治和经济活动之外。相较而言,当时的英国上层贵族妇女虽然远离工作和劳动,但她们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家庭领域,而是将她们的主要精力投诸于社交和娱乐,甚至有时也参加一些政治活动。
  
  中产阶级主妇生活关键词
  宁静的田园一方面带来安静的氛围,但同时也发展出专属中产阶级生活品味的消费品,如卡农唱片,戏剧演出等,而在一些社区,还会有频繁的公共广场活动及各种艺术研讨会,瑜伽节美食节,风筝节、摇滚音乐会,以及反对开发的环保集会等。家庭王妇们按时捧出丰盛的晚餐。年节呼朋唤友组织草地嘉年华,带着孩子们操营,钓鱼做游戏……
  职业女性尽量简化生活的细节,只想集中精力为前途拼杀。家庭主妇看似没有生活压力,但要令自己的世界生动添彩,谁又能说做主妇是一件简单的事?诚然不用忍受早晚高峰的交通压力,但丈夫的事业、孩子的前程、房子的光鲜、内饰的优雅、家庭运转得井井有条,甚至是一盘通心粉的味道,都是判断一个合格主妇的指标。
  厨艺
  鉴于婚姻稳定与丈夫的胃之间似是而非的关系,一手好厨艺总是主妇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巧。从挑选食材、营养搭配,到烹调的技法,一个宽敞明媚的厨房里总少不了几本烹饪书籍的点缀。据统计,2006年美国的烹饪图书创造了5.19亿美元的销售额,比2005年增长了5.1%,比2002年增长了20%。在美国各大媒体的非小说畅销书排行榜上,烹饪话题的图书总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资深主妇整理私房菜,出一本图文并茂的私人家常食单,也算是为漫漫无聊的主妇生涯找一个寄托。
  阅读
  美国妇女生活杂志“七姐妹”中的《妇女家庭杂志》(Ladies‘Home Journal)是美国第一个销量突破100万份的杂志(19世纪末),该杂志至今不衰,1999年发行量为450万。其他6种杂志是《家庭圈》(Family Circle)、《好主妇》(GoodHousekeeping)、《美化家庭与花园》(BetterHomes and Gardens)、《妇女时代》(Woman"sDay)、《麦考尔》(McCall"s)、《红书》(Redbook),除了《麦考尔》在2002年停刊,其他刊物的发行量均在2D0万以上。与时尚类女性杂志不同,这些杂志仍将注意力集中在经营家庭生活与亲子环节上,观点保守。
  家政
  从粉刷屋顶到裁剪窗帘,从养花种草到招猫逗狗,熟知每个银行的位置,配合每项社区的活动,打理一切理财、人情往来、添置家当的琐事,教育子女并给予其无微不至的照料……然而井井有条是不够的,既然主妇们无需穿上套装冲锋陷阵,那么女性化的特质得以放大。从缝纫,插花、刺绣到舞蹈、瑜伽、美容……做一个任劳任怨的黄脸婆完全不明智,打造完美家庭并且享受家庭福利才是正途。
  社交
  拥有共同生活模式的人更容易成为生活圈子的一部分,因此主妇的朋友大多只是主妇,郊区 生活的主妇尤是。分享信息,交换心得,为丈夫和子女开辟社交的第二战场,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手段,但有时候聚会本身也存在压力。
  娱乐
  肥皂剧曾是家庭主妇最主要的娱乐。故事的场景都在家中,情节简单,后来演变为情景喜剧,因为与家庭主妇生活内容接近而广受欢迎。尽管随着交通便捷和通讯发达,郊区社区也引进了更多的体育项目,游泳馆、健身房、高尔夫练习场等都在郊区出现,但由于家庭主妇的职责所在,她们不方便随意离开居所,因此肥皂剧的地位至今仍无法被取代。
  衡量好主妇的标准繁复、浩瀚、飘忽,倾注同等心血却不见功劳,人们或许会尊重一位工作30年却没升职的打字员,却未必会尊重操持了30年家务的主妇,因为前者为社会创造价值,后者的社会价值却只有通过家庭成员才能显现――丈夫回到家可以做压力大头痛状,主妇却永不能抱怨。
  
  “女性的奥秘”
  当一位年轻女性拒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系奖学金而选择在郊区洋房中养育孩子的时候她可能无法预见到未来的自己将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源源不断地贡献给心理医生。
  在1962年的美国,家庭主妇的精神苦闷已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话题。主妇不幸福,问题在哪里?美国女学者贝蒂弗里丹完成于1963年的《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一书,比当年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更振聋发聩。书里直接指出了之后15年来美国女性所面I临的困境――她们毫无事业心,不关心政治、社会与科技,在思想并不成熟的时候就轻易选择做一个小妇人;然而当她们成了主妇,却仿佛进入了一潭死水看不到头的“纳粹集中营”,有些女性以出轨来寻求短暂的刺激和慰藉,但由此引发的家庭危机和社会问题却更加严重。
  尽管造物主赋予女性感性的天性与生儿育女的天职,让女性更留恋家庭的温暖和育儿的乐趣,但今天的女性已经很难在丈夫的成功与子女的成才上获得生命全部的满足感。经济无法自主,令女性在家庭中获取地位的唯一途径只能是认真履行职责,但这却又并非赢得尊重的充分条件,人心是最不容易控制的事物。因为长期脱离社会生活而与丈夫的思想变化无法保持一致。对生活共同愿景的失焦,夫妇之间的情感纽带日益薄弱,因此种种关于婚姻的冷淡、背叛,只能让女性更加绝望。
  现在再来看热播多年的描写中产阶级主妇生活的剧集《绝望主妇》,会发现其中的每个主妇都具有代表性:第一集就饮弹自尽的玛丽代表精神苦闷的终点,追求完美的布丽则是维护传统家庭伦理的另一极端,强势的丽奈特代表为家庭放弃事业的一群,单身母亲苏珊则体现失婚妇人在传统社区的危险,嘉百列更是“饱暖思淫”的空虚典型……
  然而一切就像自杀而死的主妇玛丽说的那样:“这就是我曾经生活的街道,我和这些人一起分享过生活。我在他们搬来那天起认识的他们,我看到他们带来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为自己更为了孩子。如果我可以,我会告诉他们前路是什么样的吗?我会警告他们未来的悲伤和背叛吗?不会,以我目前的处境,我自然明白路应该怎样走。秘诀就是放下拖慢我们脚步的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地享受这快乐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
  
  重新出发的“娜拉”
  
  显而易见,家庭并非百分百的避风港,能量守恒与政治法则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存在。鲁迅笔下的子君与涓生筑起爱巢,却发现彼此的爱意抵不过岁月的流转与生活的逼迫。那些将大把金钱贡献给婚姻辅导讲师的夫妇,会发现无论他们如何调整心态,也很难在对方身上追溯昔日情怀――他早已被她的全方位服务宠坏,她早已因对他的疑心而无法停止怨艾――不破不立,能够解决矛盾的只有根本性地改变力量格局。子君被琐碎家事消磨的灵气与洒脱,将会在广阔天地的砥砺中被逐渐找回……
  
  茱莉亚・卡梅伦(1815~1879):记录时代名人的女摄影师
  100多年前,一位48岁的英国妇女接过女儿女婿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一架照相机在摄影术刚刚诞生12年后进入摄影界。拜她所赐,今天我们才得以一窥达尔文・丁尼生・罗伯特布朗宁,约翰・米莱、威廉・罗塞蒂等诸多维多利亚时代文化名人的真正容貌。
  茱莉亚卡梅伦,1815年出生在加尔各答,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母亲是法国贵族的后代。在这个盛产俊男美女的家族里,矮胖的茱莉亚被认为是个丑小鸭,早早地结了婚,生了6个孩子之余,还领养了5个孩子。茱莉亚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不过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家庭生活,如果没有照相机的出现,她只会作为一个子孙满堂的祖母安享晚年而已。
  传记作家格拉翰(Janet Graham)为这位早期摄影史上的先驱所写的传记中这样记载:“如果你在19世纪60年代的某个夏天到英国怀特岛度假,一定会在淡水湾散步时,因为遇见卡梅伦夫人这位奇人而大吃一惊。她是个矮胖的中年妇人,脸上、手上、鲜红天鹅绒的衣服上,都沾满刺鼻的显影液黑斑点。她会突然从花丛背后伸出头来,用沙哑的声音命令你:‘请进,来个仪容不朽吧!’”
  梅伦夫人就是这样投入地迷上了摄影,特别是人物肖像摄影。她把家中放煤的屋子改成暗室,把装有玻璃窗的养鸡棚改成摄影间,不厌其烦地摆弄着镜头,琢磨光影与焦点,埋头冲洗照片。她在《玻璃屋手记》中写道:“相机越来越激起我内心原有对美的爱好……它在我手中,已经变成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具有声音、记忆及创造力。”
  照相术的诞生之初,人们将它的功能限定在忠实地“描摹”物体的客观形状上,“比绘画更准确”是它唯一的使命。但卡梅伦夫人并不这么认为,尤其在肖像摄影上,她发挥了她一贯的审美能力,并不满足于“形似”,更追求对于人物神韵的捕捉。有时她故意选用低质镜头,把人物轮廓照得模糊。她还别出心裁,减少曝光,以便在名人脸部造成戏剧性的效果。她从不为她的年纪和身份而困扰,积极将作品送到展览会上去参展。可是,她还是因为是个家庭主妇而遭到了嘲弄。她的艺术创新成为评论家眼中“技术上的失误”,《摄影杂志》甚至用讥讽的口气批评道:“卡梅伦夫人要先学会了使用照相机,也许会拍得好一点”。
  然而这并没有打击她的自信,她被认为是“特写镜头”的创造者,在《玻璃屋手记》中她写道:“当我的照相机前站着一位人物时,我的全部精力都落在怎样忠实地记录被摄者的内在神韵,以及他的外在容貌……这样摄得的照片,其状当如一位祈祷者的化身”。从她与拉斐尔前派画家米莱及罗塞蒂的交往上来看。她对于拉斐尔前派的浪漫画风吸收颇多,这也非常符合她光辉的母性和洞悉世情的人生智慧,毕竟她还是11个孩子的母亲。
  从家庭主妇到摄影大师,卡梅伦夫人早在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之前。就创造了一段艺术史传奇。
  
  贝蒂・弗里丹(1921~2006):全职家庭主妇变身女权领袖
  2006年2月4日,著名社会活动家贝蒂弗 里丹在她自己的85岁生日当天去世世界许多重要媒体都对这位女性主义学者的去世和生平给予了大幅报道。几十年来,人们已经习惯在电视屏幕和街头看见这位有着“赫敏金戈尔德与贝蒂戴维斯结合体”样貌的女性看见她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侃侃而谈,指点迷津。
  40多年前,当贝蒂・弗里丹写出那本著名的《女性的奥秘》的时候,她只是一个居住在郊区、带着3个孩子、靠给妇女杂志写稿贴补家用的全职家庭主妇。因此,她在这本书中首先便以自己作样本进行分析。她1921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父亲是个俄罗斯移民,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当地妇女杂志的编辑,但对子女却并不亲厚。后来贝蒂・弗里丹意识到,母亲一直认为家庭拖累了自己的事业,因而对家庭产生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只能用冷冰冰的外在将自己强烈的挣扎情绪压抑下去。
  然而在二战后美国人对家庭生活的复归浪潮下,大学毕业的贝蒂并没有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她在男友、戏剧制作人卡尔・弗里丹的压力下放弃了已经取得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奖学金,并于1947年两人结婚后,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她在《女性的奥秘》中描述了她的日常生活,“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妇女,几乎完全围着家务和孩子团团转。洗熨煮、充当司机和清洁工,当丈夫一脸倦意地从市中心归来的时候,还得满面春风地为他准备丰盛的晚餐。”这种日子日复一日,渐渐的,她的疑惑明晰了,“我第一次意识到当今美国女性的生存方式是不对的,在作为母亲的内疚中,我用自己全部的能量和所受的教育,鼓励自己走出家庭。”
  《女性的奥秘》问世后,将贝蒂弗里丹推向了前台,她被认为是第二次女权运动的代表人物,而她也不止一次对公众公开自己的婚姻问题,例如说卡尔曾经殴打过她(两个人的口头官司打了几十年),于是两人在1969年离婚。尽管很多人抨击贝蒂的学养远不及写出《第二性》的波伏娃,她的《女性的奥秘》更像是一本观点偏激、情绪色彩浓烈的纪实文学而不是学术研究报告,但这本书对当时美国女性的影响却不容否定。1970年,她还组织领导了全国性的妇女大罢工,为女性薪酬平等和堕胎合法化而不懈斗争。
  
  玛德琳・奥尔布赖特(1937~):离婚铸就的女国务卿
  奥尔布赖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在克林顿政府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她坚毅的面庞,鹰隼般的目光令无数政客望而生畏,而这也为她树立了鲜明的外交风格――铁腕强悍,永不退缩。而有谁知道她在大学毕业的第三天就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做过23年的贤妻良母。
  玛德琳・科贝尔1937年出生于布拉格,二战后随外交官父亲移居美国。她的婚姻是战后黄金时代典型的“天作之合”,她在韦尔斯利大学求学期间遇到了出身报业世家的约瑟夫・奥尔布赖特。1959年,两人相识仅仅6周之后就结了婚。时隔多年,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自己的自传中仍然对当时的景象充满感情,她写道:“他就像一位王子,突然降临到我身边,我试了试那双水晶鞋,正合我的脚……在童话中,这就是幸福的结尾了,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仅仅是新篇章的开始。”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开头太过美好,玛德琳在离婚之后也没有恢复自己的母姓,而是一直保留了奥尔布赖特这个夫姓。结婚初期,在奥氏家庭传统的影响下,玛德琳没有外出工作,而是不断地生育。她的生育之路波折重重,充满艰辛。第一次的双胞胎是早产,第二次的孩子在生产过程中夭折。第三次怀孕,她才终于产下一个健康的女婴。上世纪70年代,是玛德琳家庭生活的黄金时期,她悉心照料来之不易的3个女儿,并且随着丈夫的记者事业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辗转,她家庭生活的唯一成绩是继续了学业,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的学位。当她的大学老师成为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时,她获邀为白宫工作,后来成为伍德罗・瓦特国际学者中心的学者,开始了半职业化的生活。
  奥尔布赖特的婚变老套得像一部狗血电视剧,或者说,任何变心的丈夫的嘴脸都如此不约而同。但在回忆录中她还是十分哀伤,那是1982年,她从波兰出差两周后回到家中,“乔和我坐在起居室里那个带扶手的舒适的大椅子上――我们曾坐在那儿喝过上千次咖啡。那个早晨不同于往常。乔刚从国外出差回家,他说我们必须谈一谈,然后,没有任何预兆,他开口说道,‘我们的婚姻已经死了,我爱上了别人’。”
  “我丈夫告诉我,他当天就搬出去……我不知道当时什么最让我伤心――乔给我做了一顿饭,他不准备再和我讨论我们是否还能在一起;他说我看上去太老了;他根本不愿问我为什么如此难过。”
  奥尔布赖特沉浸在婚变的阴影中无法自拔,“看上去太老了”,丈夫这句临行前的话对她的自尊心产生了毁灭性打击,让她对看上去一片光明的政治前途视而不见,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自己如何走出阴影,她只说了一个词,“艰难”。虽然她坚持不认为是她开启了职业之路以至破坏了婚姻,但她却还是不无遗憾地说,“成为国务卿之后,我意识到,如果我没有离婚,我的事业不可能走到今天这样的高度。对于那些渴望有自己事业的女性来说,谈论事业破坏婚姻的问题简直是一种侮辱。不过对于离婚,我仍感到深深的悲哀……”
  
  文艺作品里的主妇们
  
  尽管在一般印象中,中产阶级生活是美国梦的典范,但文艺作品中的郊区却总是危机四伏、暗流涌动,看似平静祥和的表面下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中产阶级荫庇下的全职主妇们,外表安尊富荣,实则精神空虚,于是她们不甘于看到老看到死的安稳生活,一定要打破一切才能获得心灵安宁。
  
  空虚的精神
  如果人一来到世界上就可以不用为自己这一辈子的吃穿用度操心那么他心里还会想些什么呢,就像福利制度最完善的北欧三国同时也是自杀率最高的地万没有生存危机的中产阶级主妇们所丧失的也就是挑战刺激起来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空虚,是中产阶级精神苦闷的原点。蚁族们奋斗一生仍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在他们都唾手可得,没有难以逾越的关卡、胼手胝足的艰辛、冷嘲热讽的悲酸,孩子的大学学费都已经储好,8年报废一辆车的计划也实现得轻而易举――物质上没有需要逾越的大山,精神上就欲壑难平了。
  在2009年的奥斯卡提名影片《革命之路》里,两个原本朝气蓬勃的年轻人Frank和April在一次舞会上相识,蓝调女歌手的低吟浅唱与温丝莱特柔媚的金发相得益彰,轻歌曼舞烟雾缭绕的酒吧营造出一派抒情的爵士情调。两个年轻人相爱结婚,却因为一成不变的日子而失去了生活的热情。男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多选择各安天命,但女性却不一样。Aprif一直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员,但其实她的天分并不足以支持她达到这个目标,几年过去,她仍然在小剧团里进行着毫无灵气的演出。她心中明镜一般,所作所为却在逃避着这个事实,最终,她把一切都发泄在了丈夫身上。
  “在我看来,现在的生活才叫不现实。让 一个有着聪明才智的男人成年累月做牛做马地从事着难以容忍的工作,回家就要面对着难以容忍的环境,伴着个同样难以忍受所有这一切的妻子。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我们这样的生活状态,完全是基于当初远大的期望,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但是你知道我明白了些什么?我们压根不是那样的。我们就和其他所有人一样……”为了重新寻找生活的热情,April从整理老照片时获得了灵感,想起了当初Frank和她提过的精彩的巴黎。“生活在巴黎”,就成了这个中产阶级主妇的生活目标。
  同样因为空虚而无所适从的,还有60年代芝加哥周边小镇上的3对夫妻。2008年CBS的电视剧《小镇春色》被称为《冰风暴》的通俗版,一贯温柔智慧的妻子Susan毫无来由地担心起她与丈夫十多年的婚姻来,为了不让丈夫的目光被精明强悍、耳目一新的女同事吸引了去,也似乎是为了振奋一下自己日益疲沓的神经,这个看似贤良淑德的她主动提议为婚姻找些猛料,以一种带领者的姿态邀请丈夫参与邻居Decker夫妇“交换”的活动。
  如果先生太太们每天为了金钱问题精打细算挠破头皮,当费尽千辛万苦赢来一日三餐的时候,辛酸与欣慰盈满胸腔,又何来无法倾注人生热度的空虚呢?
  
  无法排遣的苦闷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纯属误打误撞,因为地理知识和航海技术大突破,当时伊比利亚半岛的人们相信只需要一直向西行驶就可以到达东方。结果真相是当时草率而狂妄的欧洲人忽略了欧洲与亚洲之间还有两块新的大陆。人们就是这样容易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许多自认的社会精英也是如此,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对未知的世界和与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事情都缺乏兴趣。
  常识并不是说要中产阶段的主妇们扔掉书包,只是放弃博闻、博爱与博学的机会,便等于放弃深入思考的能力,放弃心理建设的积累,对于滋生的苦闷则更缺乏自我排遣的功能。《革命之路》里,April将巴黎梦想视为生活的新希望,她没有像拿破仑说的“先投入战斗,再去想解决的办法”,她没有提着箱子就踏上去巴黎的道路,而是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但对外强中干的Frank来说,妻子的这种执着是巨大的压力,于是他出轨了。出轨释放了Frank的压力,但这却让他的妻子有了足够的理由将自己的愤怒归咎于丈夫。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绝望主妇》第一集中出现的富裕太太,当邻居主妇玛丽令人惊讶地自杀身亡时,她居然只顾着为不用归还搅拌机沾沾自喜,全然忘记至少应该施舍一点同情心。在山姆门德斯第一次获奥斯卡的成名作《美国美人》中,女主人卡洛琳是个为事业忙碌的主妇,也因为这份事业而在家中居于统治地位,支配家人的一切;但她的判断力早就退化得不合时宜了,丈夫心猿意马、女儿蠢蠢欲动,家中的一切危机她都视而不见,甚至还与小情人眉来眼去……
  她们都是世俗观点中称职的妻子,但却麻木地被世俗指挥着,对自己与他人都失去了爱与宽容。
  
  沟通不良的冷漠
  空虚的心灵,庸俗的价值观,认识的局限只能令对象走向封闭自己的内心。文艺作品中这些“生了病”的主妇们,或多或少都有沟通不良的症扶。仍然是《革命之路》,当两夫妻最终爆发争吵的时候,他们对对方的指责就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再也不交谈了”。
  不仅是夫妻之间。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存在这种冷瀵。电影《普通人》中,刚愎自用的母亲Beth不能接受一直偏爱的大儿子溺水身亡,把怒气全部发泄到幸存的小儿子身上,却又自矜身份不做歇斯底里的指控,而是在每一天的相处中用眼神、态度的冷暴力死死地折磨仅有的儿子与一边担足心事的丈夫。
  在电视剧《广告狂人》中,女一号Betty曾是个模特,年轻就嫁给了Don Draper。第一季时,她对花园洋房的日子心满意足,无忧无虑,只是偶尔在丈夫表情明显游离的时候表现出一丝疑惑。当她发现丈夫曾经改名换姓的不堪过去以及狂欢式的无休止偷情时,她发泄过,也努力过,然而最后这些情绪沉淀下来后,都化为了对子女极其冷淡的态度。除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她几乎不再对他们笑。尽管这是她在丈夫长期出轨的情况下压抑痛苦的表现,但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阴影却是无法避免的。
  
  糜烂的激情
  夫妇之间欠缺沟通,只代表他们对彼此不满,却不代表他们在激情上的无能。有时候出轨甚至也不代表他们彼此的不相爱,而只是他们两两相对的时候,陷入了一种化不开的死局,激情浪漫或许是对抗这种无力感的一种并不明智的举动而已。
  中产阶级代表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小说《夫妇们》
  (1968)中,精心勾勒了一个典型中产阶级聚居的小镇中“麻木的淫乱风气”,对各色人等的空洞灵魂有着精彩的描绘。这种描绘被李安在《冰风暴》(1997)中继承,他用东方的克制演绎了70年代的美国道德沦丧、价值观混乱的崩溃过程。康涅狄格州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对中年夫妻对彼此渐生倦意。丈夫本・胡德一直在引诱邻居珍妮特・哈珀,而妻子对丈夫的谎言也早已不耐烦,她与一双儿女无意中目睹了丈夫与女邻居偷情的场面,夫妻间一场情感风暴即将爆发……
  无需刻意去寻找,但很少有创作者愿意在作品中赋予他们的主妇以皆大欢喜的结局。创作者们的潜台词似乎在指出,困守家庭才是精神苦闷的症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对现代女性来说,美满的家庭生活与稳定的社会地位不分伯仲,难于取舍,在职业女性的角色之外,“主妇”也是逃脱不了的责任。女性能做的,只能是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才能达到内外兼修的平衡。
  
  编辑:王琴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content/20961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