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14-06-23

【www.zgzsclpt.com--其他范文】

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作者/ 薛法根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匆匆》让人读来回味无穷、赏心悦目,那种淡淡的伤感与无奈中透露着一颗进取之心。如此美妙的文学作品,足以让学生心生爱恋,在朗读与体悟中享受文学的无限魅力,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共生。然而,一旦到了语文课堂里,经语文教师这么一教,字词句篇那么一讲解,音像练习那么一补充,往往索然无味,味同嚼蜡,所有的美感几乎荡然无存。要知道,从作品阅读中获得的那种愉悦心灵的美感,才是最为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教师的教,是让学生更加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内生的美,而不是消解甚至钝化学生的美感。就《匆匆》而言,我从三个方面着力课堂的审美化改造:
  
  一、重锤敲击:叠词的节奏之美
  
  乍一读,《匆匆》很美;细品读,《匆匆》更美。但这种美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很难说得清楚、弄得明白,因为语文教师常常笼而统之,极少从作品语言中引导学生发现美在何处、为何会美,窃以为,仅仅依赖学生的朗读感悟作品之美,而未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与路径,学生的阅读感悟力只能是一种自然的生长,而不是教学的促进发展。
  
  《匆匆》之美有很多方面,而我只选取了“叠词”之美来教,盖因“叠词”是此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五六百字的作品中居然有十五六处叠词,如散落在天空的星星,若隐若现,使全文处处体现了语言的节奏韵律之美。选择“叠词”之美来教,只是确定了一个教学内容,而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演绎“叠词”之美?我借用了“匆”的两个古体字“恩、忽”,故布疑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后通过“匆”与“匆匆”的比较朗读,发现“叠词”的节奏之美。由是,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了诸多“叠词”,而每一次发现的“叠词”,我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其独特的美感:“头涔涔、泪潸潸”的对偶之美;“斜斜的太阳”的姿态之美;“轻轻、悄悄”的姿态、声音描摹;“赤裸裸、白白”的情感表现。如果没有教师的诙谐点拨,没有看似随意实则有意的朗读比较,学生很难对这些“叠词”的意味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再好的词语,如果没有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迹,都不会化作学生的言语养料。
  
  对“叠词”的重锤敲击,让散落的语言珍珠,成为一条璀璨的语言项链,语言之美便一下子凸显出来了。语文教学,就是要从文本中发掘那些隐藏或散落的语言珍珠,放大了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觉得眼前一亮,以致有种惊喜之感,那么,这篇作品的语言之美就打开了一个缺口,学生才可能从缺口处逐渐深入,探寻到整个的语言风景。如若总是蜻蜓点水,看似都教过了,其实什么都不曾留下,这样的教不如不教,因为肤浅的教学只能造成学生阅读敏感力的钝化。
  
  二、深层追问:时间的哲思之美
  
  《匆匆》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一般以读为主。的确,朗读不失为教学本文的一种简便却又有效的方法,文中的语言与情感,乃至更多的思考,都可以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慢慢感悟。有些老师说,《匆匆》的教学,应该着力于体会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无奈、悔痛与不甘,在“情”字上做文章。对此,我们不妨往深处想一想:作者的这些情感或者说是情思,从何而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的情感都有源头,都有独特的触发点。阅读此文,仅仅从文本中感悟到作者的丰富情感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理清何以如此。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感觉时间匆匆?朱自清20多岁正当青年,却为何感觉时间匆匆?第一个问题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第二个问题是从情感出发而作的深层追问,具有思考价值。
  
  我以为,《匆匆》不仅仅是一篇抒情的散文诗,也是一篇充满哲理思考的散文诗。因此,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情朗读上,还应该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跳出来作些理性的思考。你看,学生从文本中发现了“万物有反复、时间不复返”的特点,更发现了作者因“一事无成、虚度岁月”而产生了强烈的“匆匆”之感。此时,我适时点明:时间无限,生命有限。这样的追问,充满了对时间、对生命的哲理思考,越咀嚼越是意味无穷。而且,阅读从情感体验到哲理思考,既读到了文本的深处,也读到了作者的心里,最重要的是读到了自己,学生可以从文本中返照自身,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提升。这样的阅读,具有了一种内生的力量,充满了阅读的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之美。
  
  三、比照生活:语言的形象之美
  
  《匆匆》的言语形式的“秘密”在于把抽象的时间具象化了,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时间,写得形象可感。对于学生来说,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等等,都是已知的常识和道理,无需多教。而对于语言的具象化,学生靠自己阅读感悟,很难有透彻的理解与领悟,因而需要教,教出其中的滋味与奥秘。
  
  教学中,我聚焦在“八千多日子”和“一个日子”上,引导学生去破解作者是如何表现“八千多日子”的匆匆?又如何表现“一个日子”的匆匆?于是,学生敏锐地捕捉到了“八千多日子就像一滴水滴在时间的流里”这一个夸张性的比喻,但“八千多日子”与“一滴水”之间的形象反差,学生一时难以体察。我便用生活化的方式和学生一起体察“匆匆”:滴答,24年(八千多日子)过去了;再滴答,24年过去了;再滴答,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生就过去了。这样幽默而又智慧的演绎,让学生深刻而形象地理解“一滴水”的美妙与传神,个中滋味就在这四个滴答中慢慢品味到了。如果从修辞手法上去探讨,无非是重复一遍“夸张、比喻”之类的概念,对语言之美妙的体会仍旧徘徊在外。
  
  而“一个日子”的匆匆,作者用了整整一大段话来描述;其中的修辞手法贴切而丰富,语言堪称精美绝伦,意殊深远。然教学要取其精粹,集中在一个点上,方能让学生站上一个审美的高点,对语言的体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我引导学生借用文本的语言形式,练习说话:读书时,时间从_______;写字时,时间从_______;唱歌时,时间从_______;跳舞时,时间从_______。这样的迁移性训练或许很多老师都会教,但教者之意不在此,而在于让学生比照思考:“作者干嘛不写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呢?偏要写起床、吃饭、睡觉等等这些看着很俗气的事情?”细细推敲之下,学生猛然发现,朱自清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借这些俗气之事,写出时间的不知不觉、悄无声息以及逝去的习以为常。这就让每一个人对自己浑浑噩噩生活着的每一个日子,幡然醒悟,对时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清醒认识,有一种语言的震撼之力。不问,就没有这样的所思所得。语言的形象就是时间的形象,而对时间的形象作出深刻的生活化比照和解读,方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结构的领悟。语言的形象之美,简单地说,是发现了语言的结构之美。阅读教学有此审美化的演绎,真的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content/2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