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课题评审书_课题申报表范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19-08-31

【www.zgzsclpt.com--其他范文】

课题评审书(一)
  
  小学英语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一、选题背景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对人才标准作了重新的界定,创新和合作能力是人才最重要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界培养大批有创新和合作能力的人才。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并取得非凡的成绩而在我国却是新生事物。目前,我校正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把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把"小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突破口。
  
  二、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合作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受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很大,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之间信息交流量增大,交流方式增多。这样有利于生动活泼课堂气氛的形成,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时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相互启发。
  
  三、实用价值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合作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组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关键也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研究内容
  
  (一)小组建设的研究
  
  1.优秀小组长培养策略的研究。   小组长的选择和培养,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做好小组长的选择和培养工作,进行好小组长的培养方式方法,小组长在小组内如何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有效地学习的研究,提高小组长的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必要
  
  2.合理分组策略的研究。     分析班内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个性特点。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对分组的组数,成员搭配,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本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提高小组成员间参与学习和合作互助的效率的原始几率,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3.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对合作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与小组长共同制定培养策略,进行部分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帮助者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二)合作学习建设的研究
  
  1.合作学习任务设计、过程监控方式方法的研究  .  精心设计课内课外的合作学习任务,使合作学习的任务有层次性,进行合作学习任务设置的研究,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习惯的组员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交完租子,手有余粮".进行课内外合作学习过程监控方式的研究,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机制的研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研究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长效机制,采取小组长评价,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实施过程性评价机制相结合,引入有效评价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伸和后延学习方法的研究。良好的合作学习的前伸和后延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不可忽略条件,如何提高输入和输出的效率和质量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至关重要,探索合作学习的前伸和后延的学习方法,为合作学习的高效率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二)文献资料法
  
  (三)调查研究法
  
  (四)经验总结法
  
  三、 过程设计
  
  (一)学习准备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这段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充分酝酿做好论证、研讨和方案草拟工作。
  
  (二)课型实验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踪教研为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与研讨交流工作,每周有教研活动,期末有总结交流文章。
  
  这一阶段结束后,开展阶段评估工作,撰写学科组规范、实用的课题方案,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三)课型反思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
  
  这是课题的关键阶段,不仅把第一阶段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文本问题如何提出、如何达到学习目标,以及问题的地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同前一阶段一样,有活动安排,有期末总结,并形成阶段性的总结成果,如教学案例、论文和展示课等。
  
  (四)总结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充分总结材料,组织进行检测工作,通过分析、研讨、交流、总结和展示课等活动,形成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课题评审书(二)
  
  周建红
  
  预期完成时间
  
  立项编号:
  
  黄埭中心小学校级课题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研究》
  
  课题类别
  
  研究方向与范围
  
  课题承担人周建红
  
  申报日期 2012年7月
  
  黄埭中心小学教科室
  
  一、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方案
  
  (一)研究背景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是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情绪,就有助于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潜在智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最佳学习情绪。
  
  情绪问题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并没有被重视,教师、家长关注的仍是学业。据美国一位教授调查,中国的小孩比外国小孩少笑50%,对此,很多教师觉得没什么,(www.fwsir.com)其实这是个大问题。如果长期对小孩施压,长期紧张最后就会导致很坏的后果。
  
  人的情绪在孩子小时候就发育了,大了很难改变。因此,必须在最基础的教育(小学教育)中开展"情绪教育".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小学低年级学生:此阶段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显著,情绪多变而冲动,意志力较差。在这一阶段,情绪、情感是它的主角。孩子正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儿慢慢转变为大孩子,所以相对于其他年龄段,他的情绪、情感特点是特别的。
  
  情绪:情绪是近年来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它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反映,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和内容。受每个人需要多样性的制约,人类情绪总是多种多样的。个体情绪的差异性则更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学习情绪:学习情绪的涵义学习情绪是指个体对学习的情感的意识倾向,表现为对学习的喜恶感受和体验。学习情绪有良好的学习情绪与不良的学习情绪之分。良好的学习情绪是对学习抱有喜爱、快乐、愉快、高兴的感受,良好的学习情绪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不良的学习情绪则对学习产生厌恶、痛苦、不愉快的感觉,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其实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情绪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有意无意地把与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和引起感情共鸣作为教育的一种方法,重视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来达到育德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利珀,坚持主张:"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Leeper,1973)。它指出了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因此对其进行总结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本课题研究价值:通过对学习情绪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开始就是从特定的、有机的整体心理结构出发的,这种心理结构,如同一个有来源、有方向的"知、情、行"等心理要素聚合在一起的"泵",启动并驱使着学习活动。积极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正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能充满信心地去克服,还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通过研究能制定一系列有效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使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师生共同沉浸在积极探求的学习气氛中,学生视学习为乐趣。
  
  可能有的创新之处:本课题将学习情绪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标志,角度独特,而且将自我效能的培养纳入防止学生厌学、成绩分化的视野。
  
  (四)理论依据
  
  教学心理学理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20%取决于IQ,80%取决于EQ.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潜在智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良好的学习情绪是对学习抱有喜爱、快乐、愉快、高兴的感受,良好的学习情绪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不良的学习情绪则对学习产生厌恶、痛苦、不愉快的感觉,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因此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1、通过学习观与学习情绪的差异的分析,探究出学习观与学习情绪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成因与一般规律;
  
  2、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观与学习情绪,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制定一些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与措施;
  
  3、通过对学生学习观、学习情绪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观和学习情绪得到良性的发展。真正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研究的内容:
  
  1、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情绪对学习的影响研究。
  
  2、观察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有哪些方面。
  
  3、找出培养学生良好情绪的方法和途径。
  
  研究重点:
  
  本课题的重点是找到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且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情绪。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以素质教育为基点,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遵循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符合教学规律,尊重科学性原则。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喜欢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9——2012.12):设计研究方案,搜集、整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状孩子不良学习情绪的成因。并完善研究内容和具体的研究措施。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1——2013.8)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有重点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研究,构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研究模式,开展阶段研究的交流,形成中期研究成果资料。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9——2013.12)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总结,形成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深入家庭、学校班级及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绪状况。
  
  2、  个案法:选一些有典型的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研究成 果(限填5项)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情绪情况调查
  
  问卷
  
  2012.9
  
  个案研究
  
  案例
  
  2012.12
  
  阶段总结
  
  论文
  
  2013.6
  
  课题展示
  
  教学设计
  
  2013.10
  
  结题报告
  
  报告
  
  2013.12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研究基础。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②保障条件。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研究力量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对于课题研究有很高的热情,对教育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2、研究基础
  
  我们学校具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其他课题中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3、保障条件
  
  研究资料:学校有图书馆,里面有丰富的图书,还有办公室都配有电脑,能够上网查阅资料。
  
  研究经费:学校提供了研究专用经费,制定了有关教育科研考核奖励条例,保障本课题的顺利实施。
  
  时间保障:本课题从申报之日起,有一年半的时间,有足够的时间保障。
  
  4、参考文献
  
  王理书《做情绪的小主人》王理书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张冲《学生情绪问题与教育方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罗杰《小学生情绪管理图画书:如何面对快乐与烦恼》广州出版社
  
  刘迎泽《情绪心理学》海潮出版社
  
  • 课题调研报告
  •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content/3297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