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读《乡土生活的逻辑》有感|乡土逻辑陈柏峰

其他范文 时间:2019-10-25

【www.zgzsclpt.com--其他范文】

  在新疆时间里缓慢地生活

  ——读《乡土生活的逻辑》有感

  文·刘   琼

  周星博士的《乡土生活的逻辑》这本书,光看书名就感觉很接地气,定位就是乡土生活,副标题又加了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跨了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两个界了。中国的多元文化使得民俗研究的天地越来越广阔,本书也是如此,开篇以"生食与熟食"起头,三编的内容纵横交错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冠婚丧祭等,还有空间概念的介绍,如桥俗、阴宅、古村镇等。读这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民俗,除了长知识外,还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原来学问可以这么做,从"生食/熟食"这种饮食文化分类,延伸到"生人/熟人"社会,甚至"生番/熟番"这样的发生学、文化史。跨界的社会风俗,跨界的学问。

  第二编《关于"时间"的民俗与文化》,谈到了"乌鲁木齐时间"和"北京时间"的问题,说到如何使北京时间和乌鲁木齐时间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自己作为一个工作、生活在新疆的法官,着实找了些资料来研究。作者所说的"乌鲁木齐时间"概念并不准确,应当是新疆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执行的,短时间内没有找到出处,应当是和全国普遍适用的夏令时间差不多。新疆本土作家刘亮程在《天涯》2005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新疆时间》,里面专门写道:"新疆一直存在着两个时间,维吾尔族人全用新疆时间,汉族人用北京时间,一般单位开会,通知上都标明北京或新疆时间,不然人们到会的时间就会差两小时。"新疆和北京的时差,是一种客观存在。北京早上8点上班,这里大部分人才起床,两个小时之后才上班。北京人12点该吃午饭了,这里机关里开会正酣。下午7点新闻联播开始响音乐时,新疆人民还没有下班回家。民以食为天,用吃的语言来形容时差是最恰当不过的,内地来疆出差的同行感觉在新疆总是"等饭吃".早上起床后(由于时差的存在,内地人来新疆总是起得很早)要等到9点才有饭吃;抬手看表已经12点了,这边讨论正热烈,还没有停止的意思;晚上吃饭都要等到新闻联播结束之后,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基本上每个出差的内地人首先感叹的是新疆与内地的时差。我想当初设计执行新疆时间的初衷,可能也是消除新疆与内地的异地感,至少让所有使用新疆时间的普通人感觉到,我们与内地的人民使用同一时间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上班时间都是8点,12点是午饭时间,新疆时间7点会重播《新闻联播》。但新疆时间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已经慢慢淡化了,身边只会偶尔有民族同事再提起新疆时间了。

  新疆时间的淡化,与人为原因无关,完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刘亮程在《新疆时间》里描述的开会现象和文字现象,都提到了两种语言文字的存在使得新疆的开会时间拉长、文件印张的增加。这个现象在十年前并不普遍,普遍现象发生在上个世纪。随着新疆与内地交流的频繁,适应程度也是越来越强的,信息化的发展更是一架强劲的推进器。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统一高考时,老师和家长都要提前二、三个月按照北京时间来调整作息,因为统一高考时间是早上8点,新疆的孩子没有这么早去学校的。电视电话会议开通之初,所有的新疆机关人都曾体会过大清早天不亮(冬天)集中开会的情景,因为统一的开会时间也是北京时间8点。但是,现在的考试、开会时间基本推后了2个小时,因为存在时差的不仅有新疆,还有西藏,视频会议的时间也没有以前那么长时间了。机关里除了特定的会议使用维吾尔语言外,基本都使用汉语,同声翻译这个职业也较以前少多了。这些由于交流频繁带来的变化,使得新疆人不再感到与内地的差距,特别是现代通讯的发达,手机、QQ、微信,使彼此之间的沟通并不限于上班时间,时时刻刻都可以线上工作。

  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养生专家再科学地划分生活作息时间,新疆人的生物钟依旧是2点吃午饭,不会因为时差就调整到12点。对于罗布人村寨里的招牌百岁老人来说,新疆时间、北京时间对他都没有任何意义,他活在自己的固定生活时间里,与内地的百岁老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种豁达、开朗的自然生活。时间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黄沙中的时间,是一种尘土和绿叶间的时间。

  新疆和内地的距离,已经因为高铁和飞机的通达而缩短,再强调新疆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差距,其实是心理上的隔阂。因为在新疆时间里缓慢地生活,并不代表社会没有向现代文明推进,也不代表古老文化的消失。正如作者所说,对于这些民俗范畴的研究,目的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content/3844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