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爱我,就带我去拉面馆,打工妹靠智商积赚千万财富] 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85靠智商

个人总结 时间:2023-05-31

【www.zgzsclpt.com--个人总结】

  洞庭一麻雀      人们来到世界时尚之都巴黎,最想做的就是购买时装首饰。然而,一个在国内屡次创业失败的打工妹,却在这座时尚之都刮起了一股强烈的中国风,以至于巴黎时尚小资都发出一声惊叹:爱我,就带我去拉面馆。
  现在,她的小店,甚至成了巴黎文化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巴黎旅游的外国宾客,都会慕名而至,她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积赚下千万财富。
  
  漂到巴黎,兰州女孩从危机中找到商帆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因为家庭贫困,段雅丽初二没读完,就无奈的退学了。辍学后,段雅丽来到兰州,先后做过酒店服务员、超市收银员,每月辛辛苦苦的赚来的几个钱,交完水电房租,便所剩无几。2004年,在朋友的建议下,段雅丽借了两万元开了家小精品店,但由于经营理念不到位,生意惨淡。半年后,段雅丽只得将精品店低价转让给别人。后来,段雅丽又和别人一起做长途运输生意,但同样亏得一塌糊涂。两次创业失败后,段雅丽变得更加心灰意冷。
  2007年7月,兰州市兴起了一股拉面出国风,当地政府也多次组织拉面师傅去海外发展,段雅丽的闯劲又来了,她想,既然国内创业不顺,那就去海外,说不定这就是自己咸鱼大翻身的好机会。于是,她召集了几个当厨师的朋友去当地政府报了名,并很快拿到了去法国的务工签证。
  2007年10月,段雅丽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了法国巴黎。安顿后,段雅丽并没有马上就去寻找创业机会,而是在巴黎的各大餐馆里转悠。经过仔细分析,段雅丽惊奇地发现,在巴黎,本地面条的形象就像一团面酱,而意大利面似乎只是把一堆工业化的面条子整上一堆番茄酱肉沫子就是了,各大中餐馆的面条,不知道厨师不屑于做,还是做不出水平来,不是成得要死,就是简单的把生菜和熟肉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再泡一碗味精了事。越南米粉,虽然味道尚可,但也谈不上正宗。
  段雅丽的眼睛一亮,这不正是自己将兰州拉面推销出去的大好机会吗?她立即对朋友说:“开一家拉面馆,倒是很简单,但耍弄得有自己的特色,就得好好先琢磨一下,先找准自己的定位,再开店也不迟啊。”段雅丽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2008年1月,段雅丽去一个老乡家玩,在他家的桌子上发现一份报纸,上面赫然写了一个味千拉面引入到中国的报道。看完后,段雅丽不禁掩卷沉思起来,日本的拉面可以引入中国来,她同样可以把中国的拉面引到巴黎,只是要想做大做强,就得坚持自己的祖宗特色。对,就是做正宗的兰州拉面。
  段雅丽回去立即找朋友商量。紧接着,他们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2008年2月,段雅丽的拉面馆在巴黎9区Faubourg Montmartre街正式开张了。这个地方,是她和朋友反复考察定下来的,靠近地铁,客流量大,租金也便宜。段雅丽给新店取了个雷人的名字:活着的面条。
  走进段雅丽的小店,立刻会被里面的布局所震撼,小店分两层,古典装饰,错落别致。段雅丽身穿唐装,在外面热情地招待着。
  
  创意迭出,中国女孩彻底征服巴黎
  
  活着的面条开张的消息,不胫而走。开业仅两天,小店里已经人满为患。为了确保拉面的正宗,段雅丽请的都是国内专业的拉面师傅,劲道而不生硬:牛骨汤是按规矩熬的,所以极清。现场看拉面,这也成了客人们来吃饭必赏的一道风景。有人就专门计算过,从揉成团,再搓成条,熟练地对折,拉长,反复6次,就是2的6次方,一碗面有64根,约64米。
  拉面店刚开张时,店里面还保留着刀叉,好方便外国顾客。2008年3月,一位来巴黎购物的中国小伙提出建议,既然是打中国牌,提倡正宗,何不把刀叉也取消,岂不更原滋原味。
  小伙子的建议,得到了段雅丽的采纳。段雅丽让员工收走了所有的刀叉。一开始,有的巴黎老外不太习惯,怨声载道,埃尔・拉法兰就是其中一个。埃尔・拉法兰在附近一家银行上班,因为离得近,他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吃的中餐和晚餐,但自从没有了刀叉后,望着眼前的筷子,埃尔・拉法兰表现得一筹莫展。
  无奈之下,埃尔・拉法兰只得在员工的指导下,学习使用筷子。段雅丽原以为这个老外,来了这次,就不会来第二次了,没想到晚上他又过来了,还带来了十多个同事。有意思的是,这群外国人还搞起了比赛,看谁吃得快,其中有一个开始还比较斯文,段雅丽就让懂法文的员工告诉他,只管大胆吃,发出声音来,没人会笑话的。结果那个老外竟拿了冠军。作为奖励,段雅丽给了他五张一周的免费票。很多员工对此不理解,段雅丽笑着说:“做生意,不就图的老顾客么?今天给他优惠了,明天他就会带更多的人过来。”
  2008年4月9日,段雅丽接到了20碗拉面的外送单子,当时段雅丽的拉面店还没推出这项业务,但考虑到对方是老顾客,段雅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到第二天,不巧的是,店里的员工有两个病了。没人送。段雅丽只好骑着特意买的用于外卖的电动车,骑了二十分钟,又爬了六层楼,才到。看到段雅丽气喘呼呼地样子,老外伸出大拇指说:“了不起,你们中国人,说话算数。”听了这番话,段雅丽感到无比自豪。
  也正是这种做生意的诚信,让段雅丽有了大批的回头客,就这样,来段雅丽店里的外国顾客越来越多,甚至许多外国餐厅的老板也过来尝鲜。
  因为来的人太多,地方太小,段雅丽只好在店里打出招牌:禁止使用笔记本,吃面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打出这样雷人的标语,结果反而引来了更多的顾客,一拨刚走,另一拨马上就占了位置。
  
  狂开分店,“活着的拉面”给她带来千万财富
  
  段雅丽并没有因为生意的火爆,而偷工减料,一天,段雅丽正在楼上进行巡视,看到服务员端来的一碗面,分量不足,她立即狠狠批评了服务员一顿,并亲自向顾客道歉,对此有些员工并不了解,还抱怨说:“份量少一点,不就能让顾客多点些东西,多赚点钱么。”段雅丽只好耐心做大家的工作,她说:“一家餐馆的性价比被认可,是客人心思长久掂量出来的,如果只贪图眼前利益,名声很快就会毁于一旦。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坚持为顾客着想,最终把活着的面条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段雅丽比以前更注重品牌形象,不仅严把质量关,而且所有的材料都坚持从兰州进,确保拉面的正宗。就拿辣椒来说吧,尽管只比法国本地的辣椒只香一点点,但对于正宗来说却是不可忽视的一大截。
  2009年初,短短一年时间里,段雅丽的手里就聚集了100万欧元财富。这时,店面狭小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无疑,每天都有顾客抱怨场地狭窄,吃一碗面甚至排上两个小时还等不到位子。
  2009年3月,段雅丽用手中的积蓄,在巴黎开了第二家分店,接着,第三家,第四家…短短两年时间里,段雅丽已经开了四家连锁分店,遍及巴黎各大城区。除了在质量上继续保证正宗原创外,段雅丽还根据顾客的意见,在冬季以汤面为主,夏季则推出各式凉面。
  2009年8月15日,段雅丽的店里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巴黎市市长德拉诺埃和他率领的十二名参议员,他们将作为大赛评委,评点即将举行的手拉面大赛。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山西的面点大师成树芳获得冠军。
  这次手拉面大赛的新闻,被刊登在法国的各大报纸上,一时间,巴黎小资纷纷以去段雅丽的面馆吃面为荣。甚至连浪漫的婚礼也搬到了拉面馆举行。古尔库夫和易莲娜就是这场婚礼的主角,她们都是因拉面而认识,因拉面相爱,并最终在拉面馆情定一生,一度传为浪漫佳话。
  在两年多的生活中,段雅丽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法语,交到了很多友善的老外朋友,许多老外提起段雅丽,都赞不绝口地说:“这个中国女人,人好,心底也善良,很不错。”
  如今,段雅丽的拉面馆已经拥有员工五十来名,她也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创业到处碰壁的小丫头,而是收入达到千万、名震巴黎的拉面皇后了。发财致富的段雅丽并没有忘记家乡人民,2010年云南旱灾,她一次就捐了50万欧元。
  当问到成功秘诀时,段雅丽笑了:“哪有什么秘诀,其实只要用心,将正宗两字做好,每一种行业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gerenzongjie/25055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