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中国2018年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从实际偏紧转向实际偏松]

季度总结 时间:2022-10-10

【www.zgzsclpt.com--季度总结】

  2011年四季度外汇占款出现了净减少,3个月共减少了1500亿,连续3个月减少的情况大约近10年不曾出现过。2012年全年的流动性肯定要比2011年宽松,不过也可能不会太宽松。5月下旬至6月,央行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已经明显加大, 但基准利率调整目前尚无可能。
  
  
   中国的货币政策通常标准描述是“稳健”二字,但在实务操作中会有不同。 从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情况来看,2011年央行实施了名义稳健、实际偏紧的货币调控,通过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规模、存贷比等行政和市场结合的手段,使中国的货币增速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为了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大量投放货币,两年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25万亿元,投放的力度前所未有。因此,2011年的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就是抑制通货膨胀。2011年社会融资总量有比较大的收缩,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提高的客观因素。2011年融资总量比上年减少了1.44万亿元,贷款总量是收缩的。从利率水平来看,2011年5月份以后,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的月加权的平均利率和债券回购的月加权的平均利率突破3%,这是一个很高的水平,说明了银行间市场资金是相当紧的。
   2012年的货币政策会是名义稳健、实际偏紧,还是名义稳健、实际回归中性,或是名义稳健、实际偏松,其实不仅是全社会的关注点,更主要的是央行“摸石头过河”的智慧选择。
   眼下“摸”到的突出问题,一是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发生了变化。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央行主要是通过外汇占款来投放基础货币的。2011年四季度外汇占款出现了净减少,3个月共减少了1500亿,连续3个月减少的情况大约近10年不曾出现过,这是个新问题。2012年1月份外汇占款增长1400亿,同比少增3600亿。目前欧洲的经济形势依然艰难,银行为了自救,有可能抽回资金。在欧洲资金可能回流的情况下,中国全年的外汇占款不会有很高的增长。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来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变窄了,央行要实现M2增长14%的目标,只能选择增加贷款投放等办法了。
   二是外部宽松的货币环境和内部大量的货币存量,仍然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较大压力。从外部看,在当前欧债危机影响下,在全球经济增速缓慢、通胀高位回落的背景下,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向宽松倾斜。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在经历了控制物价而进行的多次加息后,它们有充足的“弹药”去释放流动性;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会选择“零利率”继续维持宽松,暂不退出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从内部看,2009年到2011年,中国净增的M2是3.65万亿元,标志着国内的货币存量非常大。钱多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增加。2011年12月CPI是4.1%,全年是5.4%,看起来不是很高,但实际的感觉却并不低。CPI是消费物价指数,并不是真正衡量一个国家物价水平或物价上涨程度的指标,真正用来对此衡量的指标是GDP平减指数。有学者作过计算,2011年应是10%左右,这个水平其实并不低,和人们的感受是吻合的。2012年CPI逐月为4.5%、3.2%、3.6%,并不能确定CPI进入下行。在这种形势下,央行在考虑货币投放时,通货膨胀会是挥之不去的顾忌。
   三是2012年潜在的金融风险有可能在局部暴露。比如房地产市场去年已经出问题了,典型的如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市场的风险暴露,就完全是因房地产市场调整而揭开的。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的继续深入,调控力度如不发生放松,其他地区的借贷风险也将会暴露出来。与此相关的担保机构的风险也会进一步暴露,因为去年担保业有的机构做得太火了,大量的钱通过他们,直接或间接贷给了房地产的企业。此外,个别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也有可能暴露。局部的问题肯定比全局的问题更加严重和突出,不可能不影响全局的计划和安排。
   四是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量有可能下降。反映实体经济活跃程度,从生产组织角度去看,分析用电量增长多少,往往非常客观真实。2011年用电量增长了将近12%。国家电监会有一个预测,2012年用电量会放缓到8.5%。从实际情况看,1月份全社会负增长7%,湖南负增长5.4%,浙江负增长23%,这种情况也是近年来非常罕见的。而且在很多省份,第二产业制造业的用电量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在生活用电和第三产业用电增加的同时,这种情况只表明实体经济活动在减缓。这对金融领域来讲,会对贷款的需求结构产生影响,实体经济、民营部门贷款的需求会下降。而现在的政府部门有很大的资金需求,但它的融资平台的资金已经没剩多少了,后续的在建项目和保障房大量的缺钱,而银行又不愿意贷给政府融资平台。2012年融资难和贷款难是并存的。
   货币政策的走向从实际出发,为2012年稳中求进的总方针服务进行调整是肯定的。关键看经济情况,经济情况比较好,货币政策就不会放得太松。反之,经济情况不好,货币政策就会放松。2012年1月和2月的时候,悲观的情绪多一些,尽管PMI一月是50.5%,2月上升了0.5个百分点,达到51%,但在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的大形势下,中国的经济要想很好,也是很困难的。货币政策名义稳健、实际偏松,自然而然的成了政策的选择。
   央行公布的3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新增贷款时隔一年之后,再次跃升至1万亿以上,达到1.01万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3.4%,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两个数据双双大幅超出市场预测。从一季度来看,3月贷款激增,拉升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2.46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也达到3.88万亿元。对此,央行持肯定态度,贷款逐月增加,一季度同比多增2170亿元,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3月份货币信贷增速的回升,符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一季度例会公告中所提出的“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政策目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5月1日所发布的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上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该指数经历了连续5个月回升之后,已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其中生产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达到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其余7个指标下降,其中新订单指数、采购指数降幅较小,在1个百分点以内。经历了一季度密集开工后,企业在4月份进入了生产旺季。在3月新订单指数大幅上升的带动下,4月生产指数升至57.2%,为2011年1月以来的最高点,是4月PMI提升的主要动力。从行业看,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等18个行业高于50%;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汽车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运加工业3个行业低于50%。总体分析看,4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但幅度明显减小;新订单指数回落。这些情况表明经济趋稳的迹象逐步明显,但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订单反映市场需求状况,一季度出口、投资、消费增速都较上年同期明显降低,4月份PMI指数中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1.3个百分点,采购指数回落0.4个百分点,表明库存活动仍在继续。受需求变化影响,预计未来经济增速仍有继续降低的可能。稳定投资增速、稳定需求增速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关键。就在PMI发布之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3月份工业企业利润也确认了同样的趋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负增长,曾在一季度引发了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担心,从3月份的情况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升;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下拉作用有所回升;工业企业营业外净收入由前两个月同比下降转为大幅增长。但现在还难言企业会恢复到去年上半年那样的高速增长,因为产品销售增长乏力、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上升一直困扰着实体经济。推而广之,实体经济当前的状况尽管有诸多积极迹象,但仍难言十分乐观。
   2012年全年的流动性肯定要比2011年宽松,不过也可能不会太宽松。道理上,在最近几个月外汇占款不出现较大反弹的情况下,银行还要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否则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有困难的。现在20.5%的高存款准备金率世所罕见,进行下调再所难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实现推迟,是因为央行依据市场采用重启逆回购工具,进行票据融资等多种手段进行预调微调的结果。5月下旬至6月,央行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已经明显加大。但基准利率调整目前尚无可能。
   2012年央行货币政策,名义稳健,实际偏松。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jiduzongjie/20470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