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家》的散文诗【沉郁而透亮的散文艺术】

其他范文 时间:2022-09-17

【www.zgzsclpt.com--其他范文】

  育邦兄嘱我为王鼎钧、宇文正、王盛弘三位著名作家的一组散文写点感想文字,并发来了即将刊印的电子文本。因为时间紧,受命后我就想马上写出来交差完事。况且,我以为自己对于当代台湾散文的特质有所了解,尤其是台湾散文与大陆散文的区别也略知一二。然而,当我真正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表达被一种少有的震撼意外地阻碍了。那种来自生活的自然感与来自思想的厚重感交织得密不可分,那种源于心灵的忧患意识与出自缪斯之手的审美点染如此互渗至无间,浸染在这样的文字里面,正像王盛弘的《幻之华》里草间弥生那幅神秘的《自我的消融》一样,整个宇宙都被一种感觉霸占,“甚至充斥身体而使自己消失”,想要张开的口屡屡被“无尽之网”束缚住。
  这是一次被深深的吸附以至于难以言传的阅读体验。等反复咀嚼并冷静一段时间后,我想,其实,这几位作家的创作,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散文大家王鼎钧,早已享誉大陆研究界和读书界,其散文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与高超的艺术境界得到过许多阐述和挖掘,这本不用我在此饶舌,如果能够将这组文字最打动我的地方与读者一起分享一下也就足矣。
  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郁的力量,是的,一种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沉甸甸的思想撞击。王鼎钧这组一九九六年八月纽约日记题为《水流过,星月留下》,这让人想起光阴荏苒、白驹过隙的古语,但借助于文字与天籁的恩赐,作家留住了水流下的“星月”,于是可“不废江河万古流”了。这组日记所述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交游、读书、静思等等,内容则涉及现实与历史、文化与审美、时政与私事等等,这些都是“水流”,隐藏于其背后的是沉淀的“星月”,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化的思考乃至对现实的批判。这些思考与感悟不仅是独特的和启人深思的,用余光中的话说,是那种“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字,反映的是“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而且更重要的是潜在地贯穿着一种文化忧患意识和富有个性的知识分子立场。
  比如,王鼎钧在文章中谈到看电视时,看到一被俘降共之国军名将大谈他为蒋介石卖命太不值得。他感慨曰:“他卖过甚么命?他只是要别人的命。”可谓一针见血,精辟深警,颇具鲁迅之风。再如,作者讲到这一个月读了好几本国人的传记,得一共同感受,即有些人要有“恨”活得才起劲,细味他的理由,他只是需要一个恨的对象。这一发现不仅独到有力,而且与上一日记一样直逼人的内心世界与人性的弱点。实际上,王鼎钧日记谈到的作家的身份与基督徒的身份的矛盾、“自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忍受小害以躲过大害的“人类的潜在规则”、对“感恩”的数个层次的解析等等,莫不显示出作家发现生活的创造能力,更灌注着一种自成品格的统一性的智识者情怀。
  由此便进一步形成一种姑且称之为“透亮”的文体力量。如果只是写出“水流过”而不能将“星月留下”的话,日记很容易写成“流水帐”,那样自然也就不会熔铸散文的高品格。“透”系指其对人与事的个性化发现力的透彻与透骨,“亮”则谓这种力量的内在逻辑的统一,当读者被打动之余反复体味后便会感受到这种统一,从而触发心灵的共振,引起审美的升华,点亮文体的魅力。在众多的文化创作体裁中,散文本就是最缺乏边界与规约,同时也最能考验作家自由的艺术创造力的艺术,王鼎钧的日记体散文,呈示出一种可称其为心灵化的“行状”体散文艺术,可以说是对这一文艺形式的自由精神作了一个精彩的注脚。
  沉郁而透亮的艺术创造力同样显示在宇文正与王盛弘的散文中。宇文正一组三篇文章《声音也会老的》、《指尖滑过冰块》、《那房子,那时光》是抒情散文,也可称为回忆性散文,当然,属于哪种散文形式并不重要,打动人的是流贯其间的敏感而超常的审美表现才情。那是“一段注定作废的爱情”,但是爱本身却不会废弃,而且随着时光的流转,那个永远停留在三十三岁的人的面容与心灵越来越清晰,有力地印刻在回忆者所思、所想、所梦和所见的空间与时间之中。在这个关于“爱与死亡”的主题里,沉郁的气质与“爱的能力”成为渗透于字字句句的汁液,随时都会为读者的震颤所点燃。这不仅是纯思、纯情和纯美,更是深思、深情与厚重美。“那房子听了太多的老音乐,我的二泉,清志的古典,我的吉他,清志的爵士乐……那房子也吸收了太多的沉默。”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一番鼻酸与悸动。
  也许,王盛弘这篇游记体散文本应是这组散文中可以写的最轻灵优美的文字,作者游历的可是一条美丽的松本旅行线,无论如何会给记叙者带来放松身心以陶醉于风景中的诱惑吧?然而,两个月前日本遭受了史上未有的地震、海啸与辐射袭击,而这亦系作者记游的内在思絮之所寄,于是,沉郁的忧思成为潜隐于旅行线之后的另一条脉络,也正是它让全篇文字从审美上透亮起来。而且散文还生动了描述拟或说塑造了草间弥生这一形象,她传奇般的经历、不羁而坚强的性格让人唏嘘不已,而其“幻之华”的艺术感觉和那“自我的消融”的审美情怀则充满了神秘的启示力量。在这里,个体的曲折与人类的灾难碰撞,心灵的忧患与大地的悲伤交汇。对于这样的文字,我不能不充满了由衷的敬畏。
  
  (作者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content/20014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