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金融学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时间:2022-02-20

【www.zgzsclpt.com--个人总结】

金融学综合名词总结

金融学名词总结第一章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金融中介: 金融中介是金融中介机构连接贷款者与借款者之间的间接融资过程。主要的金融中 介机构可以分为三类:存款型机构、契约型储蓄机构和投资型中介机构。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财政的各种功能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措施的总称,是政府 通过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其中,变动税收是指改 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 利用政府预算来影响总需求, 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 果上来看, 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前者是降低税率、 扩大政府支出, 目的是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后者是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 总需求的增加,进而抑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利率和货 币供给量等中介目标,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的和紧 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给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 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 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 货币政策最合适。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等措 施。

利率:又称“利息率” ,是指一定期限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利率是计算利息额的依据,是 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杠。利率的高低对资金借出者来说,意味着收益的多少;对资金使用者 来说,又意味着成本的高低。

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与另一国货币单位之间的兑换比例。汇率如同商品价格一样,受供 求关系的制约, 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 其汇率便会上升。

此外, 汇率还可能会受到国际收支、 利率、一国政治经济局势和政府货币政策等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在一定时期 (通常是一年) 内所生产的用于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即在本国经济领 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无论由谁生产,归谁所有,都要计入。1 GDP 平减指数:它等于名义 GDP 除以实际 GDP 的商。

证券: 证券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和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它用以证明持有人有权依其所持 凭证所记载的内容而取得相应的权益。

股票:有价证券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股份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 并据此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览 资产转换: 是指设计并出售适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资产,并将出售资产所得资金由于购买风险 程度较高的资产,实现风险分担从而帮助投资者将风险资产转化为安全性资产的过程。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者一方掌握的 信息多一些,而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例如二手车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会导 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 有信息优势的一方, 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对自己有利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 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解决逆向选择 的主要方法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等。

道德风险: 是指在双方信息不对成的情况下, 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 而将成本转嫁给他人, 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 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发生的一个典型领域就是保险市场。

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欧洲债券:是指在某货币发行国之外,以该国货币面值发行的债券。比如在伦敦金融市场发行 的美元债券就称为欧洲美元债券。

外国债券:是指筹资者在国外发行的,以当地货币为面值的债券。比如日本人在美国发行的美 元债券。

欧洲货币: 欧洲货币是在欧洲美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指欧洲各国国境以外流通的该国货币 资本,现在泛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而不受发行国行政法令管制的货币。

欧洲美元: 欧洲美元是指存放在美国过境之外的不受美国政府法令限制的美元存款或从这些银 行获取的美元贷款,由于这种境外存放业务开始与欧洲,因此得名。2 金融中介化: 是指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间接融资过程, 它是实现资金在借贷双方转移的主 要途径。金融中介由于专业化以及规模经济优势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流动性服务; 能够分担风险; 还能解决由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提高金 融市场效率。因此金融中介化能够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对金融市场十分重要。

货币市场:通常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融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金交易市场。具 有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等特点。

资本市场:通常是指以中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交易市场。其主要 特征是期限长、风险较大且收益较高等。

流动性:是指能够迅速获得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即获得资金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 的流动性两个大的方面。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而负债的流动性是通过负债的途径,以适当价格 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

场外交易市场(OTC market) :是指在交易所外由证券买卖双方议价成交的市场。

规模经济: 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模经济分为内在经济和 外在经济。

内在经济是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外在经济是整个 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扩大而使得个别厂商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的情况。

风险分担: 是指金融中介机构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即减少投资者资产收 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风险分担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资产转换,即中介机 构设计并出售适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资产, 并将出售资产所得资金用于购买风险程度较高资产 的过程,从中获取利润;另一个是多样化策略,帮助个人实现资产的多样化,从而降低了他们 可能遭受的风险。

承销: 当发行人通过证券市场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筹集资金时,应当聘请证券公司来帮助它 销售证券。

证券公司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销售网络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证券销售出去的过程就 称为承销,它是证券公司的基本职能之一,包括代销和包销两种方式。第三章什么是货币 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贮藏见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理解利率3 基点:一个百分点的 1%。

实际利率:指扣除了物价因素,即通货膨胀之后的利率。实际利率能够衡量贷出资金或者投资 人实际所得到的利息率,衡量债务人实际付出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1+通胀率) 当通胀很低时,可以近似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利率风险:是源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证券资产的价值带来的风险。一般来说,利率的上升 会导致证券价格的下降,反之亦然。在利率水平变动幅度相同的情况下,长期证券收到的影响 比短期证券更大。

名义利率: 是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都是用名义利率来 表示的,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因素。

当前收益率:当前收益率是到期收益率的一种估值,它等于年度票面利息除以债券的价格。其 公式为:ic=C/P 其中,C 为息票债券年利息,P 为息票债券价格。当前收益率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债券价格越接近债券面值,债券期限越长,当前收益率也就越近似于到期收益率;债券 价格越远离债券面值,期限越短,其近似性越差。无论当前收益率是否是到期收益率的良好近 似,当前收益率的变动总是与到期收益率的同方向变动。

贴现收益率:贴现收益率是以贴现方式出售的证券收益率,可由以下公式得出: idb=×,其中,F 为贴现债券面值,P 为贴现债券购买价格。贴现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之间存在 一定的偏差,贴现债券期限越长,偏离越严重。

资本利得率:是债券价格与最初购买价格之间的变动比例。

到期收益率: 是指来自于某种金融工具的现金流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面值:是指到期日支付给息票债券持有人的约定价值。第五章利率行为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些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 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 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需求曲线: 用几何图形表示的, 反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数量关系的曲 线。这里的“其他条件”不变是指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等不变。

供给曲线: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当某商品的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厂商对商品4 价格预期等不变时, 在此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与相应价格之 间关系的曲线。

市场均衡:又称“市场出清” ,是指市场在两种相反的市场力量——供给和需求刚好相等时所 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率理 论。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包括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货币供给表 现为满足收入和利率函数的货币需求的供应量,是政策变量。利率是资金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 价格。

资产需求理论: 是研究资产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金融理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资产需求理论认为:资产需求量与财富正相关;与其相对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正相关;与 其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收益负相关;与其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流动性正相关。

费雪效应:费雪效应反映的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费 雪方程式:i=r+π e 和数量方程式:M 的百分比变动+V 的百分比变动=P 的百分比变动+Y 的百 分比变动。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增长率提高 1%引起通胀率提高 1%,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胀 率 1%的上升引起名义利率 1%的上升, 通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对一的关系成为费雪效应。第六章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违约风险: 是指因债务工具发行人无法或者不愿意履行其之前承诺的利息支付或者在债券到期 日偿还面值的义务而产生的风险。

垃圾债券:垃圾债券是指风险系数大、安全性低的债券。由于安全性低,购买垃圾债券所得收 益比一般的债券高。

翻转的收益率曲线:又称反向收益率曲线,它表明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

风险溢价: 指的是存在违约风险的债券的利率与不存在违约风险的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差额,是 人们因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必须获得的额外利息。

流动性溢价理论: 流动性溢价理论是在纯粹预期理论和分割市场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解释利率 期限结构的一种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当等于两者之和,一是长期债 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二是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5 流动性溢价理论的关键性假设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意味着某一 债券的预期回报率的确会影响其他到期期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同时,该理论也承认投资者对 不同期限债券的偏好。即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可以相互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品。用数学可以 写作:=(it+it+1e+it+2e+?+it+(n-1)e)/n + lnt式中,lnt 为 n1 期债券在时间 t 的流动性溢价,它总是为正,并且随着债券到期期限 n 的 延长而上升。

按照流动性理论的观点,收益率曲线一般是向上倾斜的,只有预期在未来短期利率下降到 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下降的收益率曲线。

期限优先理论: 期限优先理论是一种与流动性溢价理论密切相关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长期债券 的利率等于债券到期前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加上正的期限溢价。

分割市场理论: 分割市场理论是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 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

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和需求, 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

分割市场理论关键性的假设条件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互相替代。因此,持有 某一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于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需求不产生任何影响。

根据分割市场理论, 收益率曲线的不同形状可以由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的供求因素解释。如果 投资者的意愿持有期较短, 即愿意持有利率风险较小的短期债券,分割市场理论就可以说明典 型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由于在通常情况下,长期债券相对于短期债券的需求较少,因 此其价格较低,利率较高,所以典型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第七章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和有效市场假定 适应性预期: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适应性预期 是一种关于预期形成的观点, 认为预期仅由过去经验所形成, 预期将随时间推移缓慢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

理性预期: 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 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有效市场假定:有效市场假定是理性预期理论在金融市场中的一种应用。具体而言,有效市场 假定有三种形式:第一,弱形式假设,即证券的现行价格充分反映了过去的一切相关信息;第6 二,半强形式假设,即证券的现行价格不但充分反映了过去的一切信息,而且充分反映了现在 的一切公开信息;第三,强形式假设,即证券价格不仅具有半强形式假设的特点,还充分反映 了一切内部信息。

在满足强形式假设的有效市场中,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超过平均收益水平的 额外收益。

随机游走:随机游走是指经济变量的变化是随机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可循的现象。在证券 市场中, 价格的走向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股票的随机游走理论认为, 证券价格的波动是随机的, 像一个在广场上行走的人一样,价格的下一步走到哪里是没有规律的。

均值回归: 均值回归是指被市场高估或低估的股票存在着一种均值回归的趋势,即当前具有较 低回报率的股票总是倾向于在未来具有较高的回报率,反之亦然。均值回归指出,在过去表现 很差的股票总是在未来表现较好,这意味着股票的价格并不遵循随机游走。

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 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该学说认为,证券的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 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第八章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代理理论:是指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机制问题的一种理论。

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 存在信息不对称, 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 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免费搭车者问题: 是指某些人或团体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 从别人或社会那里获取利益 的行为。

也就是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份 额。

激励相容:指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动机统一起来。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的经纪人都会有自 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正好与企业实现集 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那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 。

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如果 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的范围扩大, 导致平均成本降低、 经济效益提高, 则存在范围经济。

在金融中, 范围经济是由同一机构同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所产生的协同效应。通过向客户提供 多种服务,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向许多不同的服务提供同一种信息,从而降低信息生产的成本,7 获得范围经济效应。

啄食顺序假定:公司的规模越大,运转越良好,就越有可能通过发行证券来筹集资本。第九章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补偿余额:是指银行发放工商业贷款所要求的一种特殊的抵押。在这种安排下,取得贷款的企 业必须在其银行支票账户上保留某一最低规模的资金。当企业违约时,银行可用这些补偿余额 来弥补部分贷款损失。补偿余额有助于银行进行监控,减少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

信用配给:信用配给是指借款人愿意支付规定利率,甚至更高利率,贷款人也不愿意发放贷款 或将贷款数额严格控制在贷款申请额度范围内的现象。

信用风险: 亦称 “违约风险” , 是指银行由于借款人不能或不愿偿还贷款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久期分析:是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对各时段的缺口 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然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据此估算出某 一给定的小幅利率波动可能会对银行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

缺口分析: 缺口分析是金融机构利差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主要认为利率是决定资产与负 债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因此应把资产与负债的利率和期限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贷款承诺:是中间业务的一种,是指银行在有效承诺期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 准备应客户的要求提供信贷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承诺金。这是在一种正式契约,对银行具有法 定的约束力。

贷款出售: 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某笔贷款部分或全部现金流出给第三方,从而将该笔贷款转 移到资产负债之外,使银行资产具有流动性的一种安排。

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用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 其资产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这些业务虽然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但却 同表内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因此我们也称其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表外业务形式多样,但大体可分为四类,即贸易融通 业务、金融保证业务、衍生工具业务和承诺业务。第十章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脱媒:又称“非中介化” ,是指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 中介的地位在相对降低, 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8 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并重的转换过程。

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指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约定的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 式等条件, 交易一定数量某种特定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克服了远期市场缺乏流动 性和违约风险的问题。

证券化: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化为可 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第十一章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商誉: 商誉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优越获利能力的潜在经济价值,比如企业的良好信 誉、可靠的销售网络、先进的技术、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形成,属于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监管套利: 监管套利是指金融机构利用政策间的矛盾进行套利。

例如, 在相同风险权重类别中, 银行倾向于向信用评级较低的公司发放贷款的现象。

监管套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政 策监管的漏洞,但从宏观看它不仅浪费浪费资源,也损坏了金融监管的效率。

监管宽容: 监管宽容是指监管者尽量不行使将破产银行逐出行业外的权力。由于金融对于经济 增长具有不容替代的支撑作用, 各国政府都认识到金融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导 致金融监管者本身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宽容。监管宽容的存在致使市场惩戒机制不利,金融 监管的效率无从保障,道德风险的激励会危害整个金融体系。

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由巴塞尔银行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国际间银行监管的协议。

该协议旨在通过指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间的比例,制定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 系的健康发展,并制定统一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之间的不平等竞争。主要涉及银 行资本的组成、风险加权的计算、目标比率的设定等内容。第十二章中央银行的机构和联邦储备体系 工具独立性: 工具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能力。

中央银行的工具独立性反映 了中央银行为达到目标可利用工具的选择空间。

目标独立性: 目标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设定货币政策目标的能力。

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反映 了中央银行根据其货币制定其目标的自由度。9 第十三章多倍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过程 浮款:指与支票清算相关的在途资金。

高能货币:也成为“基础货币” ,它是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 货币。

西方国家的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之 和。第十四章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非借入基础货币: 非借入基础货币是指基础货币减去中央银行的贴现贷款的剩余部分。

非借入 基础货币主要来自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完全处在中央银行控制之下的基础货币。中央 银行的公开市场购买会增加非借入基础货币,公开市场出售会减少非借入基础货币。非借入基 础货币是影响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借入准备金: 借入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法定准备金数量不足时向拥有超额 准备金的银行(如美联储)借入的货币资金,在数量上等于其基础货币与非借入基础货币的差 值。第十五章货币政策工具 贴现窗口: 贴现窗口指中央银行开办的再贴现业务和办理再贴现业务的设施和机构。美联储可 以通过贴现窗口向私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这种贴现操作会导致高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最后贷款人:指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金融机构,通常是 中央银行。

当一些商业银行有清偿能力但暂时流动性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贴现窗口或公 开市场购买等方式向这些银行发放紧急贷款, 条件是向这些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和抵 押品。

最后贷款人制度为现代银行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银行出现危机时防止了恐慌的蔓 延。

回购协议: 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的购买者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 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是证券。

能动性公开市场操作: 指中央银行为改变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总水平和基础货币水平, 而主 动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 是指中央银行为了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对存款货币机构10 准备金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维系既定的货币政策而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第十六章中央银行应该做什么?货币政策的目标、战略和策略 自然失业率: 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 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出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IRU) :不存在通货膨胀变动趋势时的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说明失业率和工资率之间交替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

由于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 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 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可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 曲线。即认为: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为政府进 行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 即通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 或提高通胀率的扩张政策来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

真实票据原则: 是指在中央银行制度的早期,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贴现票据 必须是企业开出的具有自行清偿能力的短期商业票据的规定。

这一规定旨在抑制商业银行等机 构对“融通票据”的贴现行为,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运作方向。但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中央 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条件的规定正向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的一条货币政策调 整规则。

该规则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应该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一个均衡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再 加上通货膨胀缺口与产出缺口的平均,即:联邦基金利率指标=通货膨胀率+均衡的实际联邦基 金利率+1/2 通胀缺口+1/2 产出缺口。

名义锚: 锚的本义是轮船停播后用来固定自身方位的工具。各国的中央银行在实行货币政策之 前,也会制定一个名义锚,相当于通货膨胀或是货币供给的名义变量,能够让货币政策都围绕 这个名义锚来实行,从而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让整体经济不会失去控制。盯住这个锚,保证 确立的名义变量在一个狭小的区间内运动,促使实际物价水平达到设定的通胀预期。名义锚可 以看作是一套行为规范, 让货币政策不会因为短期的需要而使得整个经济失去方向, 到处漂泊。

时间一致性问题: 指建立在自由放任和频繁调整基础上的货币政策实施会导致长期的不良后果。

具体来说, 企业和个人对货币政策当局未来行为的预期会影响经济的表现。政策的制定者假设 人们的预期是不变的, 因此他们认为, 如果货币的扩张程度高于预期, 就可以推动经济的产出。

但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决定反映了政策的预期,工人和企业不仅会提高对通胀的预期,也会提高11 对工资和价格的预期。结果扩张的政策不仅不会提高产出,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

货币局:货币局是解决汇率指标缺少透明度和承诺力的一种方法,是固定汇率指标的延伸。在 这个机制中, 本国货币百分之百的由外国货币支持。而货币发行机构确定对这种外国货币的固 定汇率,并且随时按公众要求以这个汇率将本国汇率兑换成外国货币。其优势在于第一,当外 币在央行被兑换成本币时, 货币供给才会扩张,中央银行不再拥有印刷货币从而制造通货膨胀 的能力。第二,货币局意味着央行更加坚定地维持固定汇率的承诺,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快速 降低通胀,同时可以减少对本国货币投机性冲击的概率。同时其缺点在于:独立货币政策的丧 失, 经济受来自核心国突发事件冲击的风险加大,以及央行印制货币和充当最后贷款人能力的 丧失。

美元化: 美元化是解决汇率指标缺少透明度和承诺力的另一种方法,是固定汇率指标的另一种 延伸。即采用一种稳定的货币,如美元,作为一国的货币。比起货币局,他能提供更强的承诺 机制。其优势体现在,中央银行不再拥有印刷货币从而制造通货膨胀的能力;它完全避免了对 本国货币投机性冲击的可能性。同时美元化也存在着不足,即独立货币政策的丧失,经济受来 自核心国突发事件冲击的风险加大, 以及央行印制货币和充当最后贷款人能力的丧失,以及政 府丧失了发行货币的收入,即“铸币税” 。第十七章外汇市场 有效汇率指数:又称为“有效汇率” ,指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汇 率。有效汇率与双边汇率的关系类似价格指数与各种商品价格的关系,因此又称为汇率指数, 它反映了一种货币价值的总体变化趋势。

汇率:汇率是不同货币间的折算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外汇市场 中的交易决定了货币兑换的比率,进而决定了购买外国商品和金融资产的成本。

汇率超调:汇率超调是指汇率对货币供给变动的短期反应超过其长期应有的反应水平的现象。

在国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一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将导致该国货币的贬值,并且短期 贬值的幅度大于它在长期应该贬值的幅度。随后,随着该国价格水平的逐渐上升和货币供给增 加对国内利率水平影响的消除, 该国的货币将逐渐向着其长期汇率水平升值,并最终稳定在长 期汇率水平上。

汇率超调现象是短期价格刚性和利率平价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加剧了汇率 的波动性。

利息平价条件: 指的是使外汇市场达到均衡的一种条件, 即用同种货币衡量的任何两种货币存12 款都具有相同的预期收益率。

只有在预期收益率相同时,才不会存在一种货币存款的过度供给 和另一种货币的过度需求的不均衡现象。

如果设 iD 国内存款的利率,iF 为国外存款的利率,Et 为现在的货币汇率,为下一阶段的预 期汇率,则利息平价条件可以表示为:iD=iF它说明, 国内利率等于国外利率减去国内货币的预期升值率。正如购买力平价条件是一价 定律在商品市场的拓展一样,利息评价条件是一价定律在资本市场上的拓展。

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定价规律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 自由贸易条件下, 如果不考虑运输费等费用,贸易者的套利行为会使得同一种可贸易品无论在 什么地方出售,其价格都是相同的。根据此定律,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同一可贸 易商品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过均衡汇率的折算,在数值上相等。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Pa=e·Pb(Pa、Pb 表示同一可贸易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e 表示两国货币的汇率) 。

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是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 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变动。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 引致货币需求的增加, 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 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 消费与储蓄、投资于消费的比例关系。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价定律在国内物价水平而非单个商品价格上的简单应用, 即如果两国生产的商品是同质的,并且运输成本的交易成本非常低,那么,无论商品由哪国生 产,其在全世界的价格都应当是一样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又可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两国价格 水平的比率)和相对购买力平价(两国价格水平变动的比率)两种形式。根据该理论,任何两 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都应当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如果一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另一国上升,其 货币应当贬值。

但是,购买力平价并不能充分解释汇率。原因主要有四点:各国可比较的商品并不一定是 同质的、运输成本不可忽略、贸易壁垒、并非所有商品和服务都可以跨境交易。第十八章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 按照复式 记账原理, 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13 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经常账户主要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项,它反映 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是指资本的输入和输出项目。资本输入是指本国居民对外资产的减少或对 外负债的增加; 资本输出是指本国居民对外资产的增加或对外负债的减少。资本账户和经常账 户共同构成了政府国际储备的净变动。

国际储备: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进行对外支付和干预外汇市 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和。

特别提款权(SDRs) :是“普通提款权的对称” ,指 1969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解决国际清偿 能力不足时而创设的一种以记账方式发行的储备资产。

铸币税: 铸币税是指政府由于拥有货币铸造的垄断权而获得的净收入,也就是一种货币发行收 入。设铸币税为 S,Mt 是 t 期的货币发行量,Mt+1 是 t+1 期的货币发行量,考虑到价格因素, S=(Mt+1-Mt)/Pt,Pt 是 t 期的价格水平。从上式可以看出,货币发行收入与新增货币发行量 成正比,而与物价水平成反比关系。

在国际金融中, 铸币税可以指一国因其货币为他国所持有而得到的净收益。如其他国家持 有美元, 则意味着美国可以用本国发行的美元购买他国的商品和金融资产,从而无偿占有他国 的资源。

锚货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其价值被其他货币的价值所盯住的货币。锚货币通常是一种 强势货币,其他货币盯住锚货币主要是为了保证汇率的稳定。第十九章货币需求 交易方程式:交易方程式是用来表示交易量与货币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它有以下表示形式: MV=PY. 其中,M 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 是货币流通速度,P 为一般物价水平,Y 为社会总支 出。交易方程式直观地表示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由凯恩斯学派创立的, 该理论试图用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来 说明均衡利率的决定。

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们在利率决定问题上的观点与古典学派的正好相反。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的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 流动性偏好,利息是对放弃流动性的补偿,因此利率就是对人们的流动性偏好的衡量指标。所 谓的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持有货币以获得流动性的意愿程度。

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14 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没有直接 关系,它是收入的函数,并且与收入成正比;而投机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则与利率成反比。用 L1 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L2 表示投机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那么货币的 总需求量可以表示为: L=L1(y)+L2(i) 。相对而言,货币的供给则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水平没有关系,它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一个 常量。因此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货币的需求量。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纠正了古典学派忽视货币因素的偏颇,然而它又走上了另一个 极端,将储蓄与投资等实际因素完全不予考虑,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关于名义总收入只决定货币数量变动的理论,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货 币理论。货币数量论以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MV=PY 为依据。现在继承这一传统的是以弗里德曼 为代表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货币的价值和物价水平都由货币数量决定。

货币的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向变动, 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同向变动。

也就是说货币数量越多, 货币的价值越低,而物价水平越高;反之亦然。第二十章IS-LM 模型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是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的函数。

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 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 求构成。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s(Y-t)+t 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1(Y)+L2 (r)可以求得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 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打破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两方面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余额下降,从而使 LM 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 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随之下降(利率效应) ;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 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 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15 下降。

浮躁情绪: 用来描述企业家做出投资决策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及对投资的影响。企业家进行一项 投资, 往往不是理性地进行周密思考计算之后作出决定,而是一时受一种悠然而生的乐观情绪 影响的结果。

这一概念的提出, 使人们更加注意到私人投资不仅取决于企业家对未来投资收益 的估算,而且还受到心理状态和情绪的影响。

IS 曲线: IS 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连结起来而形成的 一条曲线。

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表示的是在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 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IS 曲线的斜率为负,一般是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 曲线: LM 曲线是指描述货币市场上均衡状态时各种收入与利率的变动轨迹的一条曲线。

在 货币市场上,对应于特定的收入水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所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

但不同的收入水平对应着不同的货币需求,故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也就有不同的均衡利率。

边际消费倾向(MPC) :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的比率,也就是新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 增加消费的部分。即 MPC=△C/△Y。一般而言,MPC 在 0 和 1 之间波动。一般来说,由于增 加的收入是用于消费和储蓄,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必定为 1.第二十一章IS-LM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挤出效应的 作用机制是: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物价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 情况下,实际货币余额会因价格的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结果, 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因此,政府支出挤 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完全挤出: 与部分挤出相对而言, 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等量下将的经济 效应。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当其他变量一定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政府在信用市场上 与私人投资争夺资金,这样会导致利率水平的升高,提高计划投资和消费的融资成本,并会减 少出口量。结果是造成私人支出水平的下降,总需求保持不变。政府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 应完全被由此带来的私人消费和投资等需求的减少所抵消。第二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16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表示经济当中的生产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一条曲线。一般地,生产总水平与价格总水平变化方向相同,也就是说在一 般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有:1)在短 期内,随着总需求的不同,经济可以处于萧条和高涨的状态。此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总需求 使得经济位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2)在长期,经济保持在潜在的产出水平,需求管理政策 不能改变国民收入。

后遗效应: 是指由于过去的高失业率而造成的自然失业率水平对充分就业水平的偏离。一些经 济学家认为,当总需求的减少导致总需求曲线左移时,失业率会升高,此时的自然失业率水平 会高于充分就业水平。

之所以会这样, 可能是由于失业工人对找到工作失去了信心而放弃了寻 找工作的努力; 或是由于雇主认为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的工人不够理想而不愿意雇用他们,结果 导致自然失业率水平在实际失业率升高之后也随之升高, 而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也降至充分就业 时的水平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 经济中的自动纠正机制只能使经济到达新的自然失业率和产出 的自然率水平,而不会到达充分就业状态。只有利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动, 才会使总产出水平和失业率到达充分就业状态。后遗效应理论的支持者们更倾向于政府对 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利用扩张性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

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

该理论认 为,货币是债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预 期回报率的函数。据此,弗里德曼将他的货币需求公式定义如下:=f(,-,-,) 其中,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为永久性收入;为货币的预期回报率; 为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为股票的预期回报率;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总财富,但总财富实际上是无法衡量的,只能用永 久性收入而不是用不稳定的现期收入来代替。

对于 Yp 而言,它是永久性收入,一般而言,随着收入的增加即财富的增加,货币需求增 加。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永久性收入是稳定的,它是人们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在商业周期 扩张阶段,人们的暂时性收入大于永久性收入。收入变动幅度平均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趋于永 久性收入, 即永久性收入是稳定的。

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由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组成的。

永久性收入在弗里德曼的货币函数中起主导作用,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中,消费是现期收 入的函数, 并用消费支出增量和现期收入增量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说明消费不足 和短期经济波动。而根据永久性收入假说,即使现期收入增加,消费是按永久性收入而稳定变17 化的,与现期收入关系不大。同时,永久性收入假说的一个必然逻辑是既然收入与货币需求正 相关,那么永久性收入的稳定性必然要求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这就是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 的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现代货币数量论对中国的意义: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强调货币需求的财富限制, 他的一些观点对于正确分析我国的现在 经济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属于中低收入阶层,多数消费者的预期永久性收入 减少或增长缓慢,结果低收入者手持货币减少,以储蓄的方式储蓄货币,使商品和货币的替代 率下降,一方面造成商品存货的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人们无力消费或减少消费。央行的几次降 息,对人们的货币需求影响很小,储蓄存款的持续增加便说明了这一问题。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 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经济周期源于经营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 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 经营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 并不存在与长期趋 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自我纠错机制: 自我纠错机制是指无论宏观经济的总产出水平初始处于什么水平,它最终会通 过宏观经济的一系列因素的相互作用回复到产出的自然率水平。

在宏观机制的自我纠错机制中, 工资和价格的调整速度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则在短时间内经济就不能恢 复至自然率水平; 如果工资和价格具有足够的弹性,总供给曲线移向长期均衡位置的过程需要 的时间就会比较短,经济也能很快地调整到自然率的水平上来。

供给冲击: 是指一国生产活动所需的某项或某几项重要投入品的成本迅速上升而引起的总供给 曲线左移,由此拉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和均衡产出水平下降的现象。第二十三章货币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简化形式实证分析: 通过直接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来说明其中一个变量是否对另一个变 量有影响的一种实证分析模式。

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是指先利用数据建立模型, 并用模型去解释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的途 径,从而揭示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模式。

货币政策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影响货币供给的增减,从而影响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信用途经观点: 是指利用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来解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种分析18 视角。该观点认为由于信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有以下两种途径可以传到货币政策:一是通 过影响银行的信贷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资产负债发挥作用。第二十四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李嘉图等价:该定理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 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根据这一理论,政 府因减税而增发的公债会被拥有理性预期的人们作为外来的潜在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 来,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前提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

债务货币化: 是指政府为了弥补财政预算赤字而发行国债, 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来购买 国债的经济现象。第二十五章理性预期:政策意义 政策无效命题: 是指预料中的政策对经济周期无影响, 只有预料外的政策才对经济周期有影响。

粘性工资:是指工资不能迅速反地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慢地根据劳动力市场状 况改变而调整的工资。当名义工资是粘性的时候,价格水平提高会降低实际工资,促使企业多 雇佣劳动力,从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总供给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工资 粘性的理由主要有:合同的长期性,合同分批到期的性质和效率工资论等。第七版第十二章非银行金融机构 封闭式基金:相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经确定,再发行完毕后和规定期 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 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的, 而是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 的投资基金。

再保险: 是指保险人为了分散自己承担的保险责任,将已承保的业务的一部分分给其他保险人 的行为。

一旦发生保险事故, 保险人就可以从再保险人那里按照分出的比例摊回同样比例的赔 款。第七版第十三章金融衍生工具 美式期权: 是指通行于美国及亚洲一些期权市场上的,期权合约持有者可以在合约到期日之前19 任何一天行使期权的一种交易形式。

欧式期权: 通行于欧洲期权市场上的期权合约,持有者只可以在期权到期日行使期权的一种交 易形式。

套利: 试图利用不同市场或不同形式的同类或相似金融产品的价格差异牟利。

在套利的过程中, 交易者注意的是交易中的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关系,而非决定价格水平。套利交易为投资者提 供了对冲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将扭曲的市场价格重新拉回来至正常水平。

金融期货合约:期货是指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约定的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 式等条件, 交易一定数量某种特定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金融期货合约克服了远期市场缺乏 流动性和违约风险的问题。

期权合约: 期权是指赋予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交易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 利的合约。

远期合约: 远期合约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的 合约。

远期合约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们需要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实现资金流的变动,却又不想 承担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 希望在现在就能够确定这一现金流的数量,实际上这是一种为了 规避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而生成的金融衍生工具。

互换: 互换是指当事人按照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交换不同金融工具的一系列支付款项或 收入款项的合约。互换合约实质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互换有两种基本类型: 货币互换是指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现金流的交换; 利率互换是指以相同货币计价的不同利息流的 交换。公司理财名词总结20 第一章 公司理财导论 资本预算: 是指综合反映投资资金来源与运用的预算,是为了获得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长期 资产而现在投资支出的预算。资本预算又称为长期投资决策,是公司创造价值的主要方法。

资本结构: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系列契约理论:系列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可视为许多契约的集合。公司制企业力图通过采取行 动提高现有公司的股票价值以使股东财富最大化。

合伙制:合伙制是企业制度的一种形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根据国家法律,签订合伙协 议,共同出资创建企业、共同经营,并以合伙人个人的所有财产对合伙企业承担全部连带责任 的一种企业制度。

公司制:指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典型形式。公司制的基本内涵是: 第一,在法律地位上,公司是企业法人;第二,在法律责任上,股东以出资额或持有股份为限 对公司承担责任;第三,在内部管理制度上,公司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第二章 会计报表与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是指根据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 顺序,把企业特定时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进行排列,并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 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织而成的, 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对外报表之一, 它能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企业资源分布状 况、债权人和股东对资产的要求权、企业偿债能力以及未来财务状况趋势等重要信息。

损益表: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经 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内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和税收等状况。

第三章 财务报表分析与长期计划 留存比率:留存比率指公司由于支付股利以外的留存收益在净利润中的百分比。

内部融资增长率: 在没有任何外部融资的情况下公司仅依靠内部融资而可能实现的最大增长率。

内部增长率=,式中,ROA=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净利润。

可持续增长率: 指公司在不改变财务杠杆的情况下, 仅利用内部股权融资所能达到的最高增长21b=留存比率=留存收益增加额/ 率。可持续增长率=,式中,ROE=权益收益率=净利润/总权益。

第四章 折现现金流量估价 第五章 债券和股票的定价 第六章 净现值和投资评价的其他方法 净现值法:是指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来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

净现值是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 现值,再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NPV=-C净现值法的决策法则是:选择净现值为正的项目,放弃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多个项目净现 值为正时,选择净现值最大的项目。

盈利指数: 盈利指数是初始投资以后所有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初始投资的比值。盈利指 数法的投资原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项目的决策中,盈利指数大于或等于 1 时采纳,否则拒绝 该方案。在有多个互斥项目的选择决策中,采用盈利指数大于 1 最多的项目。

内部收益率(IRR) :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 说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

内部贴现率的公式可以表示为:NPV=-C=0. 内部贴现率 的基本法则是:若内部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或规定贴现率,项目可以接受;否则放弃该项目。第七章 投资决策 净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企业的经营运资本越多,意味着流动资产与流动 负债之间的差额越大, 企业陷入无力清偿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这也意味着企业是将更大份额 的资金运用于盈利能力可能较低的流动资产上,从而使企业整体盈利相对降低。因此,企业应 根据自身特点,在盈利性和风险性之间加以权衡,从而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第八章 风险分析、实物期权和资本预算 蒙特卡罗模拟:是指在投资测算基本财务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变量因素的动态变化,将风 险变量原有的静态取值通过随机抽样实现动态取值, 得到可以计算动态经济评价指标的模拟实 验。第九章风险与收益:市场历史的启示22 第九章 收益和风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系统性风险: 指由于诸如经济衰退、 通货膨胀等系统性因素给市场所有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 可能性。这种风险会影响到所有证券,而且不能被证券组合所分散。

资本市场线(CML) :资本市场线是指在以预期收益和标准差为坐标轴的平面上,表示风险资产 的有效率组合与无风险资产构成的的集合的期望收益与风险程度的曲线。CML 可以表示为: 。

资本市场线反映了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之间的线性关系。

CML 对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之间的均衡关系提供了详细的描述。有效组合的期望 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无风险利率,它是时间创造的、对放弃即期消费的补偿;另一部 分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又被称为风险溢价。

分离定理: 指在投资组合中可以以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的情况下,投资人选择投资组合时都会 选择无风险资产和风险投资组合的最优组合点, 因为这一点相对于其他的投资组合在风险或是 报酬上具有优势。

投资人对风险的态度, 只会影响投资人资金的数量, 而不会影响最优组合点。

分离定理在公司理财方面非常重要, 它表明证券的价格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 率,并且该报酬率可以指导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决策。

证券市场线(SML) :证券市场线是在以期望收益和贝塔系数组成的坐标平面上,反映市场证券 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与风险间依赖关系的曲线。SML 是由任意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构 成的, 它只反映这些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与其所含的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而不是全部风 险的关系。

证券市场线方程对任意证券或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十分完整的阐 述。任意证券或组合的期望收益率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无风险利率,它是由时间创造的, 是对放弃即期消费的补偿;另一部分则是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通常称为“风险溢价”。它与 承担的风险的大小成正比。其中的代表了对单位风险的补偿,通常称之为风险的价格。证券市场线与资本市场线的区别: 1、“证券市场线”的横轴是“贝塔系数(只包括系统风险)”;“资本市场线”的横轴 是“标准差(既包括系统风险又包括非系统风险)”。

2、“证券市场线”揭示的是“证券的本身的风险和报酬”之间的对应关系;“资本市场 线”揭示的是“持有不同比例的无风险资产和市场组合情况下”风险和报酬的权衡关系。23 3、资本市场线中的“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与证券市场线中的“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 率”含义不同;“资本市场线”中的“σ (标准差)”不是证券市场线中的“贝塔系数”。

4、证券市场线表示的是“要求收益率”,即投资“前”要求得到的最低收益率;而资本 市场线表示的是“期望报酬率”,即投资“后”期望获得的报酬率。

5、证券市场线的作用在于根据“必要报酬率”,利用股票估价模型,计算股票的内在价 值;资本市场线的作用在于确定投资组合的比例,以获得最优的投资组合。第十一章套利定价理论第十二章风险、资本成本和资本预算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 即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 倍数。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 F 是固定成本) 经营杠杆系数不是固定不变的。当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销售价格、销 售数量等因素发生变动时,经营杠杆系数也会发生变动。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贝塔系数 就越大。

权益资本成本:就是投资者股东要求的回报率。用 CAPM 模型表示股票的期望收益为: 第十三章 公司融资决策和有效资本市场 第十四章 长期融资简介 优先顺序:融资的优先顺序是指,当公司为自己的新项目进行融资时,将优先考虑使用内部的 盈余,其次是采用债券融资,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也就是说,内部融资优于外部债权融资, 外部债权融资优于外部股权融资。

因此,该理论认为存在一个可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 本结构,并且以对不同性质的资本进行排序的方式,给出了决策者应当遵循的行为模式。第十五章 资本结构:基本概念 馅饼模型:是一种分析公司资本结构的模型,用来讨论公司如何选择负债权益比的问题。该理 论将公司的筹资要求权之和比作一个馅饼,并且将公司的价值定义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24 该理论认为,债权人和股东将分别得到不同大小的馅饼块,但是整个馅饼的大小,也就是公司 的实际价值,却完全不会受到馅饼分割方式的影响。也就是说,公司的融资结构只会影响公司 利润的分配方式,而不会对公司价值造成影响。

MM 定理:由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共同提出,该定理阐述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 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新见解。

无税的 MM 定理总结 假设: 无税;无交易成本;个人和公司的借贷利率相同 结论: 命题Ⅰ:=(杠杆企业的价值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相等) 命题Ⅱ: 推论: 命题Ⅰ:通过自制的财务杠杆,个人能复制或消除公司财务杠杆的影响。

命题Ⅱ: 权益成本随财务杠杆而增加,这是因为权益的风险随杠杆而增大。含公司税的 MM 命题之总结 假设: 公司的息后所得税为;无交易成本;个人和公司的借贷利率相同 结论: 命题Ⅰ:=(对有永续性债务的公司) 命题Ⅱ: 推论: 命题Ⅰ:由于公司可扣除利息但不能扣除股利支付,公司的财务杠杆使税收减少。

命题Ⅱ:由于权益的风险随财务杠杆而增大,因此权益成本随财务杠杆而增加。第十六章资本结构:债务运用的限制优序融资理论:是有关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它放宽了 MM 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信息不对 称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权益融资可能会 传递企业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而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 的先后顺序。在此基础上,优序融资理论又提出了两条法则:第一,采用内部融资;第二,先 发行稳健的债券。25 第十七章杠杆企业的估价与资本预算第十八章股利政策和其他支付政策自制股利: 自制股利是指投资者抵消公司公司股利政策的一种做法。当股利水平低于投资者期 望的水平时, 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部分股票以获取期望的现金收入;若股利水平高于投资者期 望的水平,投资者可以用股利收入购买一些该公司的股票。通过自制股利,投资者可以使公司 的股利政策失效,最终达到他所期望的股利额。第十九章公众股的发行绿鞋条款: 是指承销合同中给予承销团成员按照发行价增购证券选择权的条款。绿鞋选择权是 为了满足过多的需求和超额的认购。它一般延续大约 30 天时间,包括增购不超过 15%的新发 行债券。对承销团来说,绿鞋选择权是一种好处;而对于发行人来说,它则是一项成本。假如 新发行证券的市场价格在 30 天内升到发行价之上,承销商就可以从发行人那里买入证券,然 后立即把它们转售给公众。第二十章长期负债垃圾债券:一般来说,评级为标准普尔 BB 及以下,穆迪 Ba 及以下信用评级的债券被称为垃圾 债券。第二十一章租赁债务置换: 债务置换是指租赁对负债的一种特定影响,即当一家公司为机器设备的租赁而发行 债券来筹措所需资金时, 承租人发生的这笔负债应等于全部未来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此时就称 租赁置换了债务。

杠杆租赁: 是指出租人一般只出资租赁物全部金额的一部分就获得租赁物的所有权,租赁物的 其他金额则以该租赁物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解决的一种租赁形式。在杠杆租赁中,金融机 构提供的贷款是一种无追偿权的贷款, 但需出租人以租赁物、融资租赁合同和收取租金的受让 权作为担保。

表外融资: 指不需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方式,即该项融资既不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某项资 产的增加,也不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现为负债的增加。经营性租赁就是一种表外租赁。26 第二十二章期权与公司理财买卖期权评价:对于欧式期权来说,有以下关系成立:标的股票的价格+看跌期权价格=看涨期 权价格+行权价现值。买卖期权平价是最基础的期权基本关系之一。

第二十四章 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指按债券契约规定,投资者买进这种债券后,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在规定的时期 按一定的转换比例把债权转换为公司的股票。在本质上,可转换债券是零息债券加上附带的公 司股票的看涨期权。第二十五章衍生品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 :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 .... 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 通过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反向交易,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 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最终达到锁定利润和控制风险的目 的。例如,一位农民为了减少收获时农作物价格下降的风险,在收获之前就以固定价格出售未 来收获的农作物。

(一位读者一次订阅三年的杂志而不是两年,他也是在套期保值以转移杂志 价格可能上升的风险。当然,如果该杂志价格下降,那么他也放弃了潜在的收益。

) 套期保值与投机的区别: 第一,交易目的不同: 套期保值是为了规避或转移现货价格涨跌带来风险的一种方式,目的是 锁定利润和控制风险;而投机者则是为了赚取风险利润。

第二,承受的风险不同:套期保值者只承担基差变动带来的风险,相对风险较小;而投机者需 要承担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相对风险较大。

第三,操作的方法不同: 套保者的头寸需要根据现货的头寸来制定,套保头寸与现货头寸操作 方向相反、 种类和数量相同或相似;而投机者则根据自己的资金量和对趋势的判断来进 行交易。

套期保值的缺陷: 第一,失去了价格变动而可能得到的获利机会; 第二,必须付出交易成本,主要是交易佣金和银行的利息。

多头套期保值: 是指交易者持有期货合约以便在将来现货市场买进时不致于因价格上涨而给自 己造成经济损失的套期保值方式。27 空头套期保值:是指已持有某种商品或预期将持有的投资者,为了防止价格下跌的系统风险, 卖出相应期货合约的套期保值方式。28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一、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 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并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 础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主要形态有:现金货币 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 二、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三)贮藏手段职能: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 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化身而保存起来时, 执行 贮藏手段职能。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 必须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 四)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五)世界货币职能: 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世界货币的作用: 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 国际间的一般支付手段 国际间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 三、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要 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简称为币制。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货币金属是规定用何种金属充当货币,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

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的名称及所含货币金属重量。

2、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本位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 辅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 3、银行券、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4、金准备制度(黄金储备制度) 四、金银复本位制: 是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金币、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的三种形式: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五、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1)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以金铸币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自由输出入国境。 (2)金块本位制:即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 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银行券(或纸币)只能有条件的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不能自 由兑换。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 流通银币或银行券 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黄金。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被称为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六、发行库是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的金库。

七、业务库是各商业银行对外营业的基层机构为办理日常业务保留营业用现金而设立的金 库。业务库的库存现金是银行办理日常现金收付的周转金,属于流通中的货币。

八、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格雷欣法则)的内容: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 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铸币 (良币)必然逐渐被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铸币(劣币)则充 斥市场,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这种必然发生的现象叫“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第二章: 一、信用的内涵: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 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 系。

特征:信用是商品或货币使用权的暂时让渡。债务偿还性、债权收益性、信用活动具有风险 性 二、各种信用: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销售商品时, 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 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 一种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

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

(二)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各类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提 供的信用。

1、银行信用的特点: 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2、银行信用是我国信用制度的基础。

(三)国家信用: 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广义的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 狭义的国家信用只指国内信用。即国家发行政府债券以筹集财政资金。

1 国家信用的形式:两种:国库券与公债券 国库券是国家发行的用于弥补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短期债券,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

公债券是政府发行的筹集建设资金的长期债券,期限在一年以上。

2 国家信用的作用:1、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2、调节经济运行过程。

3、提高经济效益,培植后续财源。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满足公众消费方面货币需求的信用。

特点:非生产性 期限较长 风险较大 (五)民间个人信用 民间个人信用是指城乡居民个人之间独立进行的信用活动。

当前我国民间信用的特点: 1.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2. 资金来源的广泛性。3. 借贷方式的灵活性。

4. 借贷形式多样化。5. 借贷金额扩大化。6. 借贷期限长期化。7. 借贷利率市场化。

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有价证券融资。

特征:直接性;分散性;信誉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2. 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为中介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特征:间接性;相对集中性;信誉差异较小; 具有可逆性 融资主动权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

在间接融资活动中,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四、利率的种类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率,用来表示利息水平的高低。

1、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在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实际利率: 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用 r 代表名义利率,i 代表实际利率,p 代表物价上涨率,则 国际上精确的计算方法是 i ? 1 ? r ? 1i?r? p1? p例如:当前商业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储蓄存款利率为 3.25%,2013 年 10 月消费物价指数为 3.2%,则实际利率为: 3.25%-3.2% =0.05% 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在借贷期间内不做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在借贷期间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

4、市场利率、行业利率、官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由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直接决定的利率。

行业利率是由金融业行业协会或公会确定的利率。

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5、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6、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四、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利率理论: 基本观点是:利率由投资需求和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

特点: (1)该理论是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

(2)认为利率的功能仅仅是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而不影响其它变量。

(3)采用流量分析法。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基本观点是: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若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上 升;反之,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货币需求会小于货币供给,则利率下降。

特点: (1)是完全的货币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纯粹是货币现象,与实际因素无关。

(2)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水平,但只是在它首先影响利率这一限度之内。

(3)若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坦部分相交,则利率不受任何因素影响。

(4)采用存量分析法。

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基本观点: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

可贷资金供给包括: (1)总储蓄(2)银行新创造的货币 可贷资金需求包括: (1)总投资(2)由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增加 特点: (1)是长期的实际利率理论,强调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2)它注重对某一时期货币供求数量的分析。

(3)兼顾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

(4)忽视了收入与利率的相互作用。

4、IS—LM 分析下的利率决定理论 将储蓄投资利率理论和货币供求利率理论中提出的各种影响利率的因素综合起来, 并放在不 同的收入水平下研究各因素对利率的影响。

IS 曲线表明产品市场上供求相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LM 曲线表明货币市场上供求相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在交点上所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所决定的收入为均衡收入。

五、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调节社会资本供给量。

调节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

调节社会总供求。

(二)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第一,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第二,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第三,适当的利率水平。第四,合理的利率结构。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 额”的顺序进行。

第三章: 一、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 便利支付结算 促进资金融通 降低交易成本 改善信息不对称 转移与管理风险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特征:1、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2、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发行金融债券、向国内外金融机构借款。 3、资金运用以发放中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较低。

4、贷款重点是政府产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重点扶植的项目。

第四章: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活期存款、 经营短期工商业贷款为主的, 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信 用机构。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 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追求利润最大化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它的经营对象是特殊商品——货币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可提供全面、广泛的金融服务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 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 职能分工型是指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从事各自特定的业务。

全能型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的业务, 包括各种期限、 不同种类的存贷款业务以及 全面的证券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一)银行资本 银行为开展业务经营而自筹的可长期占用的资金。

银行资本分为两级: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1、核心资本:是由银行的自有资金构成的可由银行永久性占有的资本。

主要包括: 第一,股本。有普通股和永久非累积优先股。

股本实际上是银行的创办资金,即实收资本。

第二,公开储备 是指银行提取的或以其它盈余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上明确反映的储备。

如资本盈余、留存盈余和营业盈余等项目。

2、附属资本 由银行可长期占用的资金形成的资本。

主要有:未公开储备,又称为隐蔽储备。

重估储备,是对银行自身房产的重估,以使其更接近市值。

普通准备金,是为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亏损而设立的。

混合资本工具,是指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性质的一些资本工具。

长期附属债务,是指期限较长的资本债券和信用债券。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风险资产加权)×100% (二)各项存款 1、活期存款,也称为支票存款。2、定期存款 3、储蓄存款 4、存款账户的创新 (三)其他负债业务 1、短期借款:同业拆借 向中央银行借款 转贴现 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 2、长期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筹资 二、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是银行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 (一)放款业务 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放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二)贴现业务 (三)证券投资业务 证券投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商业银行首选的投资对象是政府债券。

三、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一)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 而是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它委托事项, 并据以收取 手续费的业务。

性质:商业银行不直接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参与。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得收益。

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

中间业务的特点:1、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2、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

3、具有交叉性。4、可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资源。

(二) 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 额的经营活动。

五、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是指银行将具有共同特征的、 流动性较差的盈利资产集中起来, 以此为基础发售具有投资特 征的证券的行为。

六、影子银行的内涵:也称为“影子银行系统” 或“影子银行体系” ,通常是指那些有着部 分银行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七、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一)安全性:是指银行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

(二)流动性 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

包括两重含义: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三)盈利性:是指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提高资产收益,合理安排资产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加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

降低银行经营成本。

(四)商业银行经营总原则 在保证资金安全和资产流动的前提下, 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流动性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 段,安全性是实现盈利性的基础,追求盈利是安全性与流动性的最终目标 八、金融创新的含义: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

九、金融创新的原因:避免风险,规避政府的金融管制,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在金融业的应用 十、金融创新的内容 1、金融业务的创新 负债业务:多种新的存款工具的出现 资产业务:发展消费信用、开展银团贷款等。

中间业务与清算系统的创新 2、金融市场的创新 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定价模型的创新 3、金融制度的创新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规模迅速增加, 跨国银行得到发展, 金融机构之间出现同质化趋势, 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 十一、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影响: 1. 金融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使金融工具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

2. 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3. 金融创新使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自由度大大增强。

4. 金融创新促进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5. 金融创新增加了各国中央银行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及实施监管的复杂程度。

第五章: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 集中办理全国票据清算的需要, 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的资金支持的 需要,代表政府管理全国金融业的需要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发行的银行 垄断国家的货币发行 二)银行的银行 集中存款准备金 充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三)国家的银行 代理国库 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 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外汇、黄金储备及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 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政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三、金融监管的内容 1、市场准入监管 2、金融风险监管 3、金融业务监管: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经营品种、 经营合规性进行监管。4、市场退出监管:接管、解散、撤销、破产 四、金融监管的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管原则 合理适度监管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管原则 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五、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经办存款的机构根据存款额的大小,按一定的保险费率交纳保险费 给存款保险机构,当存款机构无力支付存款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

六、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1.防止银行挤兑。

2.防止因为个别银行的破产而引起整个银行 体系发生支付危机,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3.为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流动性。

4.保护小 额储户利益。

5.有利于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第六章: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 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包括三层含义: 1.它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

2.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

3.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主要指价格的形成机制。

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划分 短期金融市场(货币市场) ,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

长期金融市场(资本市场) ,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

2、按金融交易的程序不同,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也称为一级市场。

是新金融工具最初发行上市的市场。

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

是已上市的旧的金融工具买卖转让的市场。

3、按交割时间的不同,分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即现金交易市场,是当天成交、当天交割,最迟三日内交割完毕。

期货市场是以标准化的合约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4、按金融交易的存在场所划分,分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5、按金融交易的标的物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6、按存在地域或活动范围来划分: 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三、金融工具 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和价格的书面文件。

金融工具的特征: 1. 偿还性:是指债务人必须归还本金以前所经历的时间。

2.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3. 风险性(安全性) : 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期收益所具有的风险程度或其安全的保障程度。

4. 收益率(盈利性) :是指金融工具所取得的收益和本金的比率。

四、货币市场的特点:融资期限短,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市场参与 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五、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为弥补短期资金不足, 解决临时性资金需求, 以货币借贷方 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场所。

特点:1. 交易主体受到严格限制 2. 融资期限较短 3. 一般不需要担保 4. 利率由资金供求双 方议定 六、回购协议是指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取得资金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同意在约定时 间按契约或约定价格重新购回该项证券。 七、资本市场的功能: 1、媒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2、确定资本的占有条件和为资本定价。

3、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4、促进企业资产结构的优化。

八、有价证券的行市取决于两个因素:市场利率,有价证券所带来的股息或利息收益 九、发行方式的选择:公募与私募 公募:面向市场上大量非特定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

私募:指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

十、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按契约所规定的价格,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交割。

期权交易 是指投资者在付出一定费用后,在一定期限内取得一种可按约定价格买卖某种股 票的权利,而不管该种股票此时的价格已升高或降低。

第七章: 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内容及政策意义) 注重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的分析认为,人们保有货币的动机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 机动机。货币需求函数为:M1=L1(Y) M2=L2(r) M=M1+M2 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Md1 dp ? f (Y , w; rm , rb , re , ; u) P p dt弗里德曼认为, 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 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 方面。

理由是: 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稳定性;有些只在很少情况下才影响货币需求。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三、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各项活期存款 M2=M1+各项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 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较强;M2 称为广义货币供应量 M2-M1 称为准货币,流动性较弱。

四、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创造出来的超过最初存款部分的存款。

五、存款货币创造的前提条件: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实行转账结算制度 六、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率 r (2)现金漏损率 c (3)超额准备率 e 存款货币最终扩张的倍数为: 七、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1、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之和。

2、货币乘数:由基础货币数量变动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减变动的倍数。

货币供应量 Ms=m×Bk?1 r ?e?c 其中,m 为货币乘数,B 为基础货币。

八、货币供应机制: MS=C+D B=C+R=C+RR+ER m=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 将上式分子分母同除以 D,则 结论:影响货币供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货币供给具有极强的内生性。

九、财政收支活动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财政收入:货币由商业银行转入中央银行,减少基础货币 财政支出:货币由中央银行转入商业银行,增加基础货币 1.财政收支平衡,不影响货币供给。

2.财政收大于支,有结余,货币供给会减少。

3.财政收不抵支,出现赤字 一是动用上年结余,不影响货币供给。

二是向中央银行透支,会导致货币供应的增加。

三是发行国债。用自有资金买,不影响货币供给。

若挪用生产经营资金购买,会间接扩大货币供给。

十、货币均衡含义 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需的货币需求量基本相适 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Md=Ms 若 Md 不等于 Ms,则是货币失衡,即货币供求非均衡。

第八章: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1、从现象或表现形式看: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或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

2、从成因的角度:如果货币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产品的增长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3、 从短期市场状态和长期趋势看: 现实流通中的货币量持续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 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4、从综合角度: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过多引起的经济现象;其表现是持续的、普遍的价 格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按产生原因不同分为: 1、需求拉上型: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导致物价的全面上涨所形成的通货膨胀。

2、供给型通货膨胀: (1)成本推动型:由于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使成本提高,导致价 格上升所形成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型: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充分,垄断企业为追逐高额垄断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形 成的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需求的组成部分发生结构性变化, 造成物价全面上涨所形成的 通货膨胀。

4、预期型通货膨胀: 由于公众反复的心理预期引起物价全面上升所形成的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 : (一)消费物价指数:资料容易收集,公布次数频繁,但范围较窄。m?1? c c?r?e (二)批发物价指数:不包括劳务产品,容易出现信号失真。

(三)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范围广泛,能准确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 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产出效应。

当经济体系中存在闲置资源时,通货膨胀可能会带来经济的短期增长。

经济体系中无闲置资源时,通货膨胀不会带来任何实际的经济增长。

2、强制储蓄效应: 是指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来筹集其生产性的财政投资资金, 从而提高社会能够转 化为投资的储蓄的储蓄率水平的效应。

五、通货紧缩的定义 三种观点: 1、通货紧缩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降。

2、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衰退。

3、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它具有三个特征: 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 经济全面衰退。

六、通货紧缩的危害 1、导致经济衰退 2、会加重债务人的负担 3、商品有效需求不足,消 费总量下降 4、会使银行形成更多的不良资产 5、失业率上升 七、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一)增加有效需求 1、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刺激民间投资。

2、发展消费信贷,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3、努力扩大出口需求 (二)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深化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

(四)加快技术创新,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第九章: 一、货币政策的内涵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 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二、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稳定币值的关系,把经济发展速度掌握在适度范围内。

2、防止单纯数量型的经济增长。

3、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要有侧重点。

三、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强制性的要求商业银行按此比 率上缴存款准备金。

调节过程为:紧缩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放松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二)再贴现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 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 达到调控货 币供应量的目的。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票据的资格 调节过程为:紧缩时,提高再贴现率; 放松时,降低再贴现率。

(三)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 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 进而 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目的有两个: 1.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保卫性目标。2.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主动性目标。

调节过程: 当需要紧缩信贷,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当需要放松信贷,增加货 币供应量时,买入有价证券,投放货币。

用于操作的对象有:政府债券、商业票据、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债券、外汇、存单等。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 1.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 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3. 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和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五、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是:可控性 可测性 相关性 抗干扰性 与经济体制、金融 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选择的中介目标有: 流通中现金、新增贷款、利率、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是信贷渠道 第十章 一、金融危机的内涵 是指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

表现为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各种金融资产 价格暴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并大量破产。

金融系统个人总结自我评价

金融系统个人总结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那么金融系统个人总 结自我评价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融系统个人总 结自我评价,欢迎阅读参考!! 金融系统个人总结自我评价一 在思想政治方面,本 人具有优秀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 爱人民 ,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 努力学 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 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及其它各项法 律规定。同时我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 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 国主义活动。

在专业学习方面,我学习的是国际金融专业。本专业培 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胜任外向型经济工作和适应国 际竞争的专门人才。通过四年学习,我学习了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实 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电子商务、会计学、财政与 税收等专业课程。其中四门学位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同 时顺利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学业平均成绩超过 75 分即 将取得东南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本人学习态度端正,由于大 学的授课和高中时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在课下巩固课堂上 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

而我也非常喜欢去图书馆学习,迄今为止大学阶段已看课外 书籍一百多本。大学以前,一般学生都是死读书的典范,老 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 想也在不断地成熟。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地在 图书馆好好看基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

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改变人思想的地方。本人还注重实践活 动能力的培养,每逢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完 成实践报告。

在综合能力方面,本人大学四年来一直担任班级组织委 员。尽管有时候会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更累一些,但我自 己对此很是满意。毕竟在这锻炼中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包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能力,做 人与处世的能力等等。另外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工作能力都 得到了锻炼。我的爱好也比较广泛,对体育方面都比较感兴 趣。曾代表班级参加校首届体育知识竞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课余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最大的爱好是踢足球。在去年 的校首届足球联赛中,我作为主力参加了国贸专业队,并在 六场比赛中打入了五球,其中包括联赛首球和决赛第一球, 最终我们专业夺得了冠军。

在操行品德方面,各方面表现也很出色。在生活上 ,我 崇尚简单质朴的生活,不铺张不浪费,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正派的作风。我的时间观念也比较强,约好的时间总会 提前到达。小时候的生活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自理 自立的能力。

我热心待人, 诚实守信, 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 勇于挑战自我,有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理解与沟 通基础之上的,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四年来,我不断的 自我反省,努力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收获了了很多。以上就是在即将毕 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一个自我鉴定。我自信凭自己 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面对挑 战,不断实现自我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金融系统个人总结自我评价二 光阴似箭,转眼间 xxx 师学生生涯即将结束,如今站在临毕业的门槛上,回首 四年以来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点点滴滴, 一直以严谨 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成功的泪 水,也有失败的 辛酸,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也使我充 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 大学生的重要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gerenzongjie/15903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