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土地测绘人员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时间:2023-09-28

【www.zgzsclpt.com--个人总结】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总结(测绘)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总结第一章 土地与土地资源理解并掌握土地管理学所研究的土地概念、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概念;理解并掌握 土地的功能、特性。一、土地的概念土地资源管理意义下土地概念:土地是指地球表层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它是一个 空间概念,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人类活动成果等构成的自然 历史综合体。

在这个概念中把土地看作自然历史综合体,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 植被、人类活动成果等七个构成要素组成。其中 :气候是指农业气候;地貌是指地表的 形态(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 层;水文是指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岩石是指地表岩石;植被是指地面植物覆盖层; 人类活动成果是指人类投入土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如,施肥、耕作、排灌、土地 平整等)。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 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 能为人类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 益的那部分土地。

土地资产是指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和排他性, 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 是土地的经济形 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

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是自然体、具有自然特性 2)土地绝对数量(面积)的有限性 3)土地自然地理 位置的固定性 4)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 5)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 (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 4)土地的资产性 土地的功能 1 )负载功能, 2 )养育功能, 3 )仓储功能(提供生产资料功能) , 4 )景观功能, 5)储蓄投资增值功能 土地的作用 ( 1)土地是社会制度演变中的介质; ( 2)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进行物 质生产、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 ( 3)土地是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手段我国土地资源特征1、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土地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 2、土地类型多, 但山地多于平地; 3、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耕地资源总体水平差; 4、难以利 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备资源潜力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5、土地资源利 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人地矛盾尖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较严重; 2、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导致土地资源退化; 3、农业 用地土壤环境恶化 保护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1、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 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才能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3、保护利用土地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4、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 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 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如何树立有利于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 1) 努力把握人类社会与土地之间关系的平衡, 有效协调人与地关系, 实现人与人、 代际之间及地区间的关系和谐。

2)努力实现对土地的索取和给予之间的平衡,对土地的索取不能超过其自然恢复 的阈限。

3)对土地利用应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 追求经济增长。

4)树立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的观念,保护土地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把如何支 配和使用土地上升到关系人类当代和后代的生存与福祉的高度来认识。

5)杜绝通过对土地与环境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现象。实现既 有利于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又可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协调发展。

如何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 1)要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使有损土地和环境的投入要素使用量持 续下降直至脱钩,以无公害、无污染的投入要素取而代之。

2)实行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改变环境治理的“事后战略”。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估”制度,贯彻“谁污染谁出资防治”的原则,将治理环境的费用由建设项目发 起人承担。

3)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将土地资源与环境损失的代价由受益者承担,使利益 与责任相统一,从而使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由政府对人口转变过程进行干预,根据资本积累、技术进 步和自然资源变化,使人口规模和增长率与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人均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适应。

5)消除愚昧和贫困。愚昧和贫困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动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 措施就是要逐步消除愚昧和贫困。

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从那些方面入手 1)实现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供求平衡,使各区域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要求在 土地供给方面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废弃地, 开发、利用海洋,提高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在土地需求方面,做 到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

2 )建立土地数量、质量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对建设用地、农地、特别是耕 地数量和质量及其变化,要建立规范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确定其可持续性的临 界水平,环境变化的风险水平和不确定性,以便对出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加以控制和纠 正。

3 )实行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要科学地评价土地的资产价值。建立土地资产核算 制度,把土地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进行成本—效益核算时,除将土地占用成本 计入成本外,还应将因土地利用所造成的第二章 土地管理 思考题土地管理的概念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提高土 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合理组织与监督土 地利用,以及开发、整治、保护土地而采取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综合性措施 ? ? 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 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宣传、贯彻、执行土地法令和法规。

我国土地管理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 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 ( 1)地籍管理。主要由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地 籍档案 (信息 ) 管理等项工作组成。地籍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摸清土地家底,确认土地权 属,为土地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 2)土地权属管理。主要由土地权属的确立与变更、土地权属的监督管理、土地 征用、土地划拨、土地出让、转让、抵押、租赁的管理等工作组成。土地权属管理是 为贯彻、执行基本国策,维护土地所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采 取的一系列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和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措施。

( 3 )土地利用管理。由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土地开发整治、 保护管理,土地利用监测管理等工作构成。土地利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组织土地 利用, 实现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利用的合理化, 这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 4)土地市场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产要求通过 市场合理流动,土地市场是市场体系中基础性市场之一。

? 土地管理内容体现间的相互关系 土地管理的四大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完整的 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从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看,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和 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地籍管理和土地权属管理是整个土地管 理的基础,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地籍管理为其他三项管理工作提供有关土地数量、 质量、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变化的信息,以及土地权属状态的法律凭证,是搞好其他 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土地管理的宏观管理职能 土地管理活动过程就是管理者行使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土地管 理的宏观管理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宏观调控等职能。且这些职 能相互关联交叉,形成连续往复的动态管理过程。

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是指管理者按照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GPS 等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系统工程、土地规划等来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土地调查、土 地信息与土地评价等是土地管理的技术手段, 是一项为土地管理提供土地面积、 类型、 质量、分布、价格和权属等资料的基础性工作。

地籍的涵义 现代多用途地籍是国家为规划、控制、调节、监督和组织土地利用,以土地权属 为核心,以地块为基本单元所建立的记载土地权属、位置、界址、面积、质量、利用 现状及附着物等的册簿和图件,是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基本信息的集合 地籍管理的内容 地籍管理的内容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中国现阶段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 有: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地籍档案管理和地籍信息数据 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地籍资料需求的增长,地籍管理的内容还将随之不 断地变化和充实。

(1)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位置(界线、四至) 、利用类型、数量、质量和权 属状况为目的而进行的调查。根据调查内容侧重面的不同,可分为土地权属调查、土 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农村土地调查 (土地利用 现状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

(2)土地登记。是国家为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它项权利而依法进行的 土地权属审核、登记和核发证书的一项法律制度。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主要登记国有 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经过登记的土地所有权、 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受法律保护。

(3)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类型和权属状况等进 行的统计、汇总与分析,并为有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土地统计的目的在 于及时掌握土地资源的变化信息,准确及时地为政府提供可靠的数据,作为制定政策 的依据。

(4)土地分等。是在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自然 经济条件,进一步确认各类土地的等级和基准地价的工作。土地分等定级是实行土地 有偿使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 抵押等进行监督检查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5)地籍档案管理。是将经过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登记、统计等地 籍管理活动的历史纪录、文件、数据、图册资料进行立卷归档、保管与提供利用等工 作的总称。

土地权属 土地权属,也称地权,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土地权属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 及社会活动、思想意识等密切相关,是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安定的基础。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 主要包括土地的权利归属制度、土地所有权禁止转让制度、土地登记制度、保护 耕地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土地调查制度和土地统计制度。

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2)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国有土地所有权惟一的主体是代表全国人民意志和 利益的国家。

“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由国务院代表国家依法行 使对国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机关、组织、 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成为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因此,都无权擅自处置国有土地。

( 3)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客体是一切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法律规定,我国国 有土地包括: ①城市市区的土地; ②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③法律规定国家征收的土地;④依照宪法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荒山、荒地、林地、山 岭、滩涂等土地。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农民集体分 三种类型:村农民集体。②村内农民集体(村民小组) 。③乡(镇)农民集体。

( 3)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是指属于上述农民集体所有 的一切土地,主要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原 则上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与客体 国有土地使用权根据不同获取方式分为划拨、出让、入股、租赁、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 权五种。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九条的规定,可以是任何依 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客体是国家依法提供给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国有土地。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其中,承包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以及依法取得承包经营权的其他 单位或个人;自留地、自留山的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农村宅 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且符合立户条件的户主;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使用权的主体是依法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此外,农民集体 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 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客体是上述使用权主体依法取得的包承地、自留地、 自留山、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第三章 土地调查概述思考题1 、简述土地调查的概念 2 、简述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 、土地调查的目标与任务是什么? 4 、农村土地调查的任务是什么? 5 、城镇土地调查的任务是什么? 6 、基本农田调查的任务是什么? 7 、土地调查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8 、简述农村、城镇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 9 、试述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

10 、试述农村土地调查的工作程序与步骤。

11 、试述城镇土地调查的工作程序与步骤。

12 、我国运用较多的土地分类体系有哪几种 13 、试述土地利用分类的概念 14 、试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基本框架。土地调查的概念土地调查是通过勘测调查手段,查清国家、地区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 现状和权属状况而采取的一项技术、行政和法律措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土地调查 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现阶段,我国土地调查分为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城 镇土地调查及相应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土地调查的目的土地管理的目的在于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 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服务;为加 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土地调查的意义土地调查的意义在于,土地调查成果直接为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社会经济宏观决 策提供基础依据,对国民经济生活影响极为深远。土地调查为加强土地调控,实施严 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真实的土地数据和科学依据。土地调 查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尤其至关重要 调查目标 采用“ 3S ”等先进技术方法,在已有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有关土地调查 技术规程和规范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准确的各类土地 数据;全面查清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调处土地权属纠纷,实现土 地登记全域覆盖,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及变更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建设 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形成权属清楚、地类明确、图数一致、数据可靠的土地利用信 息成果,对土地利用状况和变化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服务。

主要任务 土地调查主要任务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城镇土 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基本农田调查, 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状况;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二、土地调查的主要成果具体成果主要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相关文字成果和土地数据库成果等。

1、数据成果 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面积数据、基本农田面积数据、不同坡度等级的耕地面积数 据;、区城镇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数据、各类土地的权属信息数据。

2、图件成果 各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基本农田分布图件。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土 地权属界线图件、土地调查图集。

3、文字成果 综合报告:各级土地调查工作报告、土地调查技术报告、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 ;各级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各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4、数据库成果 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内容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 据库。主要包括: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各级土地权属数据库、各级多源、多分辨率 遥感影像数据库、各级基本农田数据库市(县)级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土地调查技术路线1、农村土地调查技术路线 围绕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农村土地调查按照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范, 充分利用已有土地调查成果,采用无争议的权属资料,运用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及网络通讯等技术,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形 成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析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技术流程,获 取调查区每一地块土地的类型、面积、权属和分布信息,建立网路联通的“国家━省 ━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2、城镇土地调查技术路线 城镇土地调查,严格按照全国城镇土地调查的有关标准,开展地籍权属调查和地 籍测绘工作,现场确定权属界线,实地测量界址和坐标,计算机自动量算土地面积, 并以调查信息为基础,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土地调查工作程序1、农村土地调的查程序与步骤 农村土地调查以县为单位开展,其调查程序主要分为准备阶段、权属调查阶段、 外业地类调查阶段、内业数据库建设阶段、成果检查验收和核查等阶段。主要作业步 骤可细分为:①准备 工作制定调查技术方案;②正射影像图制作;③内业解译制作外 业调查底图;④外业调查与核实;⑤外业调查成果检查验收;⑥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 数据库;⑦数据库预检;⑧编写土地调查报告;⑨成果检查验收;⑩成果资料归档。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基本框架 1 、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十二个,二级类五十七个。

2 、一级类的设定:①依据土地利用用途和利用方式,考虑到农、林、水、交通 等有关部门需求,设定“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交 通运输用地”。②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考虑有关部门管理需求,设定“商 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③为 了保证地类的完整性,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含的地类,设定“其它土地”。

3 、二级类的设定: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经营目的等方面 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具体细化。第四章农村土地调查 农村土地调查基本比例尺为 1 :1 万,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对行政辖区内城市、 建制镇以外的地域,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 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对城市近郊和经济较发达 的区域,在完成 1 : 1 万比例尺调查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再采用 1 : 2000 等较大比 例尺开展调查。按照调查内容,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

1 、农村土地调查的范围 农村土地调查覆盖完整的调查区域,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 名胜及特殊用地,依据《规程》规定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划分要求,按单一地类 图斑调查。

上述区域以外的其他土地, 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标准进行细化调查。

2 、农村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 以宗地为调查单元, 充分利用已有权属调查成果, 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查清国有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用的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查 清公路、铁路、河流的权属状况;查清其他地类的国有、集体权属性质。依法调处调查中 发现的土地权属争议, 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土地权属争议, 限定争议范围, 维持现状。

3 、农村土地地类调查的内容 采用内业 - 外业 - 内业结合的方式开展地类调查。内业采用正射影像图( DOM ) ,充 分利用已有的调查成果等资料,制作调查工作底图;外业通过实地调查,按照实地现 状对地类及其界线进行调绘, 查清辖区内各级行政区域农村集体土地, 及国有农、 林、 牧、渔场每一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等利用状况;内业提取各类土 地利用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并汇总形成辖区各级行政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4 、农村土地调查数学基础 ? 调查比例尺:农村土地调查采用 1:1 万比例尺。

? 坐标系统:统一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 3 度带。

? 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 投影带:标准分幅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数据取位。图幅理论面积计算单位为平方米( m ?),保留一位小数。长度、面 积的单位为米( m )或平方米( m ?),保留一位小数。统计、汇总面积单位为亩,保 留一位小数。

5 、农村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 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通过室内遥感解译并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制作调查工作底图; 采用 GPS 等测量技术手段,实地对每一地块的地类、权属等情况进行外业调查,详细 记录,绘制相应图件,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确保每一地块的地类、权属等现状信息 详细、准确、可靠;以外业调绘图件为基础,采用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相结合 的信息提取技术,对每一地块的形状、范围、位置进行数字化,准确获取每一块土地 的界线、范围、面积等土地利用信息。

外业调绘法 外业调绘是农村土地调查的基本技术方法。调绘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将权 属界线、地类界线,用规定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上表示出来。二是将影像不清晰、 或没有而又需要的地物,采用测量技术方法补测标绘在调查底图上。三是将地物的坐 落、权属单位、地类编码、图斑编号、耕地的梯田或坡耕地类型、线状地物宽度、国 有或集体权属性质、名称注记等的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土地调查手簿》上。调绘 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作为 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6 、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时的宗地划分 ①凡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土地为一宗地。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国有土地使 用权宗地。

②同一所有者的集体土地被铁路、 公路, 以及国有河流、 沟渠等线状地物分割时, 应分别划分宗地。

③对于河流、 铁路、 公路等带状土地, 如其过长或图形很复杂, 可分段设定宗地。

④有多个土地所有者共有的土地,如难以分清,可作共有宗地处理,但必须分清 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

⑤有争议土地,且一时难以调处解决的,可将争议土地单独划“宗”,待争议调 处后划入相关宗地或单独划宗。

7 、地类调查。包括线状地物、图斑、零星地物和地物补测等内容。

8 、图斑定义。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 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

9 、图斑划分要求 ( 1 )下列地块划分为图斑:①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等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②双线线状地物形成的地块。③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 界线或双线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④被分类界线、不同土地权属性质界线分 割而成的地块。

( 2 )较大的林地、耕地图斑,可以以线状地物为界,划分为几个图斑。

( 3 )农村工矿用地面积大于 2.25 亩,内部有其它地类的,要分别将各种地类调 查上图。第五章 城镇地籍调查1、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内部和农村居民地非农建设用地的每宗土地,以土 地权属为核心开展的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线、数量 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城镇土地调查与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城镇范围相互衔接。

2、地籍调查的目的 通过地籍调查查清调查范围内土地的利用状况,掌握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用地方式(如划拨、出让等) , 建立准确、 完整的地籍卡、册、图等地籍档案和城镇地籍调查管理信息系统,为地政管理、土地 利用、土地储备、土地登记、房地产市场管理等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实现城镇 地籍调查成果与土地管理业务的衔接和资源共享,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

3 、城镇土地权属调查。指通过对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界线的调查,在现场依规 定程序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绘制宗地草图,调查用途(地类) ,填写地籍调查表。包 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点确认调查和土地使用状况调查,填写相应的调查表格, 查清调查区内所有已登记土地、未登记已批准土地,及其它土地的状况。

4、 地籍测绘。

指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 借助仪器, 以科学的方法, 在一定区域内, 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 供依据。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宗地界址点测量,地籍要素的测绘,地籍图、宗地图 的绘制,宗地面积量算与汇总及土地分类面积统计等。

5、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以调查形成的遥感影像、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调 查成果、土地权属调查成果为数据源,利用计算机、 GIS 、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手段, 建立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将调查区内所有已登记土地、未登记已批准土 地及其他土地状况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

4、初始地籍调查范围 依据城镇化程度不同,初始地籍调查分为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和村庄初始地籍调查。

城镇初始地籍调查的范围是:城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的用地。村庄初始地籍调查的 范围是:城镇郊区、集镇、村庄,国营农、林、牧、渔场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 非农业建筑用地。

5、地籍调查单元 地籍调查的单元是宗地。凡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称为宗地。一个地块内由几 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称为共用宗地;大型权属单位用 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或被道路、围墙等明显线状地物分割成 单一地类的地块亦单独分宗。难以调处的争议地,以及未确定使用权的土地(如河流、 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应按用地范围单独划宗,不调查使用权人,仅调查地类。

6、数学基础 地籍调查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可或自行确定,尽可能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 以利于与农村土地调查成果相衔接;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的选 择,标准分幅图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1:500、1:2 000 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 1.5°分 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 。计量单位采用,长度单位采用米( m) ,保留 2 位小数; 2 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 m ) ,保留 1 位小数。

7、初始地籍调查的程序 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调查程序主要包含调查准备、权 属调查、地籍测量、文字报告、成果检查验收、资料归档等几个步骤,其作业流程如 图 5-1 所示。

8、街道范围的确定、街坊划分 ( 1)街道确定。城镇土地调查街道范围一般以民政部门确定的城镇行政管理的街 道界线为准。对街道界线发生变化的区域,应以最新的街道界线作为该街道划分街坊 的控制界线。在准备好的初始地籍调查工作用图上,勾绘出划分街道的界线,再根据划分 的街道,进行街坊的划分。

( 2)街坊划分。街坊是指在街道界线控制范围内,由互通道路、河流、沟渠等线 状地物封闭起来的地块。一般一个街坊范围控制在 100 宗地以内为宜。当自然街坊面积 较小时,可将几个自然街坊划为一个地籍街坊;如果一个自然街坊面积较大、宗地数量较多 时, 也可将一个自然街坊分成多个地籍街坊。

地籍街坊划分后, 应编街坊号, 街坊号的编制, 应考虑其统一性。

9 、地籍编号基本规则。地籍编号以区市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级 编号。编码形式为: XXXXXX — XXX — XXX — XXXX ,其中第一段六位为区(市)编码;第 二段三位编码为街道办事处编码;第三段三位编码为街坊编码,第四段四位编码为宗 地编码。街坊编号、宗地编号均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 1”开始顺序编排。

10、土地他项权利。是指其他土地使用者在本宗地拥有的权利,即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 用权以外与土地有密切关系的权利。主要包括地役权、地上权、空中权、地下权、土地租赁 权、土地借用权、耕作权和土地抵押权等。他项权利又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1、界址调查程序与内容 (1)本宗地、相邻宗地权利人及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权利人指 界、认定界址点及界址线。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权利人同时到现场指界、认定有困难(有纠 纷的除外)的,可分别到现场指界、认定后送达另一方确认。

(2)界址认定后,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对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界标,绘制宗地 草图,勘丈界址边长及关系边长,并将界标种类、现场界址调查勘丈成果填写到地籍调查表 上并签字盖章。第六章 、第七章、第八章 地籍测量1、地籍测量的具体工作内容 ? (1) 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 (2) 界址点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 (3) 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 (4) 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 ? (5) 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 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 (6) 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测量工作。

2、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与要求 ? 1)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满足测量界址点坐标的精度要求,与地籍图 的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

? 2)地籍图根控制要为日常地籍管理服务,因此原则上应埋设永久性或半永久 性标志。内业处理时,应有控制点示意图、点之记描述。

? 3)点位密度要满足界址点测量需要。因此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要敷设地籍图 根导线。其密度一般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 , 通常每平方公里应布 设 100~200 个地籍图根控制点。

3、界址点又称地界点,是宗地权属界线的转折点, 是确定宗地权属界线、位置、面积 的重要标志。权属调查时,界址点由调查人员会同邻界各方指界人现场共同指界认定、设置 界标,地籍测量时依据技术规程测定其地理坐标。

4、界址点坐标的作用在于对实地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一旦界址点标志被人 为或自然地移动或破坏, 利用已有界址点坐标, 通过测量放样的方法可恢复界址点原来的实 地位置。

5、对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规定 类 别界址点对邻 近图根点点 位误差(cm) 中误差 允许误差界址点间 距允许误 差(cm)界址点与 邻近地物 点关系距 离允许误 差(cm)适用范围一±5±10±10±10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 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15±15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 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6、解析法测量界址点坐标 解析法是一种利用待测界址点与已知点的几何关系,通过极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 距离交会法等测量手段获取角度和距离等观测数据, 再按相应公式推算求得界址点坐标的方 法。当要求界址点精度为±5cm 时(即对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必 须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

7、 地籍图是对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地理位置的图式表示和描述, 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之一, 是地籍管理的专业用图件。

地籍图通过宗地标识符与地籍数据 和表册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地籍图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必要的地形要素和数学要素。

8、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绘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及宗 地内建筑物位置与性质的分宗地籍图。

是处理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 也是土地证书附图的基 本图件。第九章 土地面积测算1、土地面积测算是土地调查中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它为调整土地利用结 构,合理分配土地,收取土地费(税),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农业区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提 供数据基础。

土地面积测算包括行政管辖区、 宗地、 土地利用分类等面积的测算。

概括起来, 土地面积测算方法有两种, 即解析法面积测算(简称解析法)与图解法面积测算(简称图解法)。

2、格点法 将方格网的每个交点绘成 0.1mm 或 0.2mm 直径的圆点。去掉互相垂直的平行线,则点 值(每点代表图上的面积)就是 1mm2;若相邻点子的距离为 2mm,则点值就是 4mm2。

见课件第九章图 9-4 中 abcd 为待测的图形,将格点求积板放在图上数出图内与图边线 上的点子,则按下列公式可求出图形面积: P=(N-1+L/2)D 式中:N 为图形内的点子数;L 为图形轮廓线上的点子数;D 为点值。

从(第九章课件)图 9-4 中得出:N=11,L=2,设 D=1mm2,则 P=11.0mm2。

3、坐标法 通常一个地块的形状是一个任意多边形, 其范围内可以是一个街道的土地, 也可以是一 个宗地或一个特定的地块。

坐标法是指按地块边界的拐点坐标计算地块面积的方法。

其坐标 (9-4) 可以在野外直接实测得到, 也可以是从已有地图上图解得到, 面积的精度取决于坐标的精度。

测绘实习总结

2013 年度实习总结系别:测绘工程系 班级:工程测量 1201 班 姓名:某某某 学号: 2013 年 7 月 31 日接到河南省测绘工程院通知到驻马店市驿 城区胡庙乡参加顶岗实习, 下午两点钟怀着忐忑的心情坐上了前 往驻马店的汽车,一路上想象着项目部的各种情形,大约下午六 点钟到达测区,到了晚饭的时间明显感觉与以往的气氛不同,8 月 31 日早上项目负责人开始分配师傅正式工作。

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工作性质,这次顶岗实习的主要 任务就是参加全国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在上学实习阶段能参 加国家级的项目,我倍感荣幸。对于自己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 锻炼机会。

高职高专大学生参加企业顶岗实习是我们的一门必修 课,同时,也是为毕业以后自己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熟练运用各项 操作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班长和我们所在测区学生负责 人,我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为同学们树立好榜 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一、主要工作任务 7 月 31 日到 2014 年 1 月 15 日,为期近六个月的村界、组 界土地确权工作在我所在的胡庙乡顺利开展, 这次确权工作是由 市国土资源局和县土地局共同牵头、 社区和村相互配合的分工下 进行的,目的是划清村与村地界,以及村民小组间的地界。

在这次土地确权工作中, 主要由河南省测绘工程院专家团队 全力支持,市上也派出了技术骨干协助工作,我所在胡庙乡则抽 出了部分领导和全体年轻干部积极投入其中,在村一级,大量的 干部和群众参与和见证了确权的过程。 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市、县、社区、村四级人马被分为三 个小组, 分赴各村,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负责测量技术方面的工作, 比如读图、绘图、目测地形等等,驿城区领导负责监督活动的开 展,乡镇干部负责组织活动的开展和协调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 边界不清楚等问题,村上的同志主要负责村界、组界的指定,以 及后勤保障工作。确权流程是这样的:由两村(两组)村民或村 干部共同指出双方公认的村界(组界)位置,然后在这个位置打 下木桩以为标记,再喷上漆作为记号,之后,指定边界的双方人 员在打下的木桩前合影,以为图片证据,同时,技术人员在卫星 拍摄图上标出木桩位置,以备将来寻找。

在实习这段时间土地确权的过程中, 所有村庄都能够正确看 待确权工作,积极服务于工作大局,没有一起地界纠纷发生。

通过这次确权活动的开展,我所在的胡庙乡所辖 31 个自然 村土地所属权利分别得到了明确和公示, 为土地确权工作的统计 提供了准确数据。

二、实习就是为了炼就自己 从 2013 年 7 月份来到河南省测绘工程院驻马店市驿城区胡 庙乡项目部实习到至今已有半年的时间。半年时间虽然不长,但 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在这次实习中学到 了很多关于土地确权方面的理论知识, 这也是第一次把理论知识 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这次实习也让我知道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 作中的重要性,也让我很好的了解到实际操作能力。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收获非常大,真是学有所用,我可以把以 前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我对我所学的专业 技术有了更多了解和更大的兴趣, 也学到了一个测量工作者应该 有的态度,就应该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我一定积极主动学习老师同学的优点和长处。

本次实习相信对我 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堂很有意义的 实践课。

通过对本次实习让我了解到测量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 不 能有一点的马虎,需要做到求真务实,是什么就是什么,数据是 不会骗人的。还有数据对我们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实习我总结了:不要完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总结 在办公室和在外业调查的实习过程, 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 要性, 很多东西看似简单, 但是没有实践根本不知道问题在那里, 总结的理论到底正不正确, 就像自己在外业调查的时候有些东西 也是不完全按理论来的。可见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尤其对于我们 刚刚踏入社会的实习生来说。我们的知识都是规范在课本里,因 此,工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能逃 避,要学会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多学习,看到不明白 不懂的东西就要立刻问明白,不能装着很明白。我们要丢掉思想 包袱,鉴定自己的信心。

我们是刚刚踏入社会的的实习生、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包袱, 开始也许会因为薪酬问题不满、或者工作量过多、节假日不休息 等问题给自己造成有些困恼, 也许还会因为工作的麻烦而失去斗 志,但是我们踏入社会,就不能在学习或者家里的安逸,就要丢 掉自己的思想束缚,鉴定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处 理人际关系,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小社会,那么现在我们进去的就 说大社会了,社会不同于学校、家庭,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人,我们不再是家里的宝贝学校的佼佼者,我们要开始我 们的社会人生,因此我们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遇到事情不要 发牢骚,也许我们不会引人注意,但是我们的辛苦和付出总会有 人看到,因此不要抱怨,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周 围的人认同你。做好笔记,学会总结。再好的大脑也会有遗忘的 时候,何况我们没有那样的大脑,因此,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 注意做好笔记。像我们测量行业,工地就说一本百科全书,形象 具体全面,遇到问题解决之后,要记录下来以防遗忘。测量行业 是技术要求比较搞的一个行业,作为技术员,做事情一定要认真 仔细,一丝不苟。

测量在工程的基本建设中是作为一个眼睛, 有着承上启下作 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从事测量工作必须要具备认真的品 质,作为一个测量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行事。三、把握机遇积极进取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主要是自己要把握好,我主要 是先是内业的工作,建立数据库初次使用新的软件,在使用新的软件建立数据库中,由于技术不成熟,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 为了不辱使命,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有时日夜不停加班加点, 并且通过与其他标段沟通相互学习、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想尽一切 办法完善数据库,以达到精益求精。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最后成 果验收时, 获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办公室数 据库质量检查中荣获第一名,并获得全市通报表扬。这些成绩的取得 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干出来的,这些成绩不仅鼓 舞了人心,同时也为我院争了光添了彩,赢得了良好社会的声誉。

驻马店市驿城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困难重重,但 是我们并没有退却,俯下自己的身子,遇到困难及时和区干部、乡干 部、村干部沟通,协助做好群众的工作,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

经过大家齐心协力一年的艰苦奋战,第一步所有权工作已经基本结 束,继而的使用权工作测图已经覆盖 13 平方公里,这与所有人的努 力息息相关,更彰显了我们上下一致努力进取的工作作风,更让我学 会了团结,一个集体要想合作完成一件工作,就必须要心往一处用, 劲往一处使。四、收获与展望 通过本次实习主要的收获有三个方面。

1、通过自己直接参与外业调查与内业的处理,学到了实践 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 都有所提高,圆满的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

2、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 宝贵的实践经验。

3、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促成就业。并为毕业后的正式 工作进行了良好的准备。

作为工程测量专业的人员,工作有时感到疲劳,但是,我 仍然会坚持,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干好现在的工作就 是为以后自己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我深知,自 己家在农村,没有一个良好的操作技能,早晚会被社会淘汰。

因此我要积累更加丰富的预算经验,不端的努力,坚定自己 心中成为测绘工程师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通过这 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学校在基础知识方面还应加强,让学生 了解跟多的知识、在专业知识方面还要加强学习的力度,更全面 的了解软件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要更多的实际问题,才能掌握的 更全面更具体。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2017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 : 编 写 人:年月日审核意见: 审 核 人:年月日1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目录1 概述 ............................................................................................................ 11.1 任务来源及目的 ................................................................................................................................. 1 1.2 工作量 ................................................................................................................................................. 1 1.3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 1 1.3.1 任务的安排 .................................................................................................................................... 1 1.3.2 任务完成情况 ................................................................................................................................ 2 1.4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 2 1.4.1 测区概况 ........................................................................................................................................ 2 1.4.2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 22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 32.1 技术依据 ............................................................................................................................................. 3 2.2 技术执行情况 ..................................................................................................................................... 3 2.2.1 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 3 2.2.2 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 3 2.2.3 时间系统 ........................................................................................................................................ 4 2.2.4 主要精度指标 ................................................................................................................................ 4 2.3 图根控制测量 ..................................................................................................................................... 4 2.4 1:500 地形图的测绘........................................................................................................................... 5 2.4.1 基本要求 ........................................................................................................................................ 5 2.4.2 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 5 2.4.3 地形图的编辑 ................................................................................................................................ 7 2.5 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 8 2.6 经验教训及建议 ................................................................................................................................. 9 2.6.1 经验教训 ........................................................................................................................................ 9 2.6.2 建议 ................................................................................................................................................ 93 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 ................................................................................ 9 4 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 102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500 地形测绘技1 概述1.1 任务来源及目的术总结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 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 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受??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以下简称“我?.”)承担....1:500 地形测绘项目。

经过我单位的努力,现已完成了全部工作,特作如下总结。1.2 工作量1、布设了 GNSS 一级控制网点 4 点; 2、施测了 GNSS-RTK 图根点 119 点; 3、完成 1:500 全野外数字化测图 3.5 ㎞ 2。1.3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1.3.1 任务的安排 1、项目参与人员情况(见表 1-1)表 1-1 职务/岗位 项目经理兼技术负责 质检员 安全员 控制测量 碎部测图 总计 人数 1 1 1 4 10 17 备注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2 人,技术员 2 人 助理工程师 5 人,技术员 5 人2、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见表 1-2)表 1-21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序号 1 3 4 5 6 7 8类型 GNSS 接收机 全站仪 计算机 计算机 绘图仪 打印机 数码相机数量 3 5 10 2 1 1 1型号 中海达 V30技术指标 H:10mm+1ppm V:20mm+1ppm 见检定证书复印件设备来源 自购 自购 自购 自购 自购 自购 自购使用情况 图根控制 地形图测绘 全部作业过程 数据汇总 全部作业过程 全部作业过程 全部作业过程便携式 戴尔(台式机) HP510(A1) HP1280(A3) CANON IPX9873、应用软件情况(见表 1-3)表 1-3 序号 1 2 3 4 名称 南方 CASS 9.1 地形地籍成图系统 AutoCAD 2004/2006 Windows XP/7 Office 2003/2007 用途 图形编辑 辅助图形编辑 操作系统 办公软件1.3.2 任务完成情况 按合同要求, 本项目于 2013 年 6 月 10 日进场, 30 天内完成了所有内外业及检查工作, 并向业主提交了合格的测绘成果。1.4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1.4.1 测区概况 本测区地理位置为东经?° 30 ′ 44 ″~ 107 ° 31 ′ 46 ″,北纬?° 09 ′ 20 ″~ 31 ° 11′38″,直线距离从北到南约 4 公里,从东到西约 1.6 公里。

测区交通通讯便利,但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植被茂密,通视 困难。

1.4.2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1 、已知点成果资料2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本次平面首级控制的起算数据源于?? 2012 年为?.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所施 测的三等 GNSS 网点 3 个,经踏勘保存完好,该成果属? . 年北京坐标系。作业时平面采 用了 GNSS-RTK 加密图根控制点,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 5.9 ㎝,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 7.7 ㎝。

高程:采用了 GNSS 拟合高程。

2 、地形图资料 测区有甲方提供的 1:5000 纸质地形图,在本次测量设计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2技术设计执行情况1、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 2、CJJ 8-2010《城市测量规范》 ; 3、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4、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5、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 6、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 7、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8、本技术设计书; 9、其他相关规范及作业过程中的补充规定。2.1 技术依据2.2 技术执行情况2.2.1 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1、坐标系:?.年北京坐标系,3 度带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

2、高程基准:由于已知水准点成果属?.国家高程基准,使用时将其改算为?年黄海 高程系成果。

2.2.2 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本次成图比例尺为 1:500,基本地形图图幅按高斯-克吕格坐标格网线划分,规格为 50cm×50cm 正方形分幅,1:500 地形图每平方公里划分 16 幅,地形图的图号以该图幅西3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南角图廓点坐标的公里数编码,X 坐标在前,Y 坐标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取到小数点 后两位。

2.2.3 时间系统 GNSS 测量采用 GNSS 时间系统,GNSS 观测和记录采用协调世界时(UTC) 。

2.2.4 主要精度指标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0.05m;高程中误差≤0.1m。测站点相对于 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0.15m;高程中误差:平地≤0.1m,丘陵地≤0.125m, 山地、 高山地≤0.166m。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满 足: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点位中误差≤0.25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0.20m;山 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点位中误差≤0.375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0.30m。

取 2 倍中误差为测量限差。2.3 图根控制测量本测区主要采用了 GNSS-RTK 测 量 方式进行图根点的加密工作,平面和高程同步进 行。位于水泥、沥青地面的图根点采用刻十字或嵌入水泥钉、铆钉作为标志,并在周边用 红漆绘出了方框及点号;土质地面使用木桩,中部钉以射钉。图根点的编号为 T001~T120 ( “T”为图根点)。

GNSS-RTK 图根测量基本精度符合 CJJ/T 73-2010 要求。GNSS-RTK 图根测量(平面) 主要技术要求皆符合表 2-1 的规定。

GNSS-RTK 图根测量(平面)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相邻点间距离 () 图根 ≥100 点位中误差 (㎝) 5 边长 相对中误差 ≤1/4000 三级及以上 ≤3 起算点等级 四等及以上 流动站到单基准站 间距离(㎞) ≤6 ≥2 表 2-1 测回数注:作业时检测了至少一个控制点,平面位置较差≤5cm。GNSS-RTK 图根测量(高程)平地、丘陵主要技术要求皆符合表 2-2 之规定,山地为其 相应指标的 1.5 倍。

GNSS-RTK 图根测量(高程)主要技术要求(平地、丘陵)等级 模型内符合中误差(㎝) 高程中误差(㎝) 表 2-2 检测较差(㎝)4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图根3.05.010.0GNSS-RTK 图根点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均在限差之内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图 根点的观测成果。2.41:500 地形图的测绘本次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 1m,使用全站仪实地对地物点及各种地形要素进行了测量。2.4.1 基本要求最大测距地物点≤160 米,地形点≤300 米。

2.4.2 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测绘时都遵守了“看不清不测” 、 “没有依据不绘”的原则,具体施测方法如下: 1、居民地及建筑物 居民地是地形图的重要地物要素,各类建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如围墙、栅栏、篱笆、 铁丝网等)均按实地外围轮廊进行了准确测绘,房屋皆以墙基为准,阳台均已表示(落地阳 台归入房体)。房屋和建筑物轮廓凹凸<0.2m、简单房屋<0.3m 的用直线相连,内部天井 也进行了表示。

房屋材料结构按:砼、混、砖、木、石、破、简单房屋及棚房分类,房屋材料结构及 层次不同时进行了分割表示,并注明了结构材质及层数。

2、独立设施 塔、亭、碑、像、楼、露天设备等独立地物均已表示,图上占地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 则绘出了用地范围线,内配置了相应符号或注记。

3、交通及其附属设施 公路、铁路、乡间大车路和小路及其附属物,如桥梁、涵洞、路堤、路堑、排水沟、 水渠等,均已按要求测绘,省道注明了路线编号。公路、街道则注明了铺面材料(水泥、 沥、砾、石、砖、碎石、土等),如一条道路铺面材料不同时用地类界进行了分开,并分 别注明。路堤、路堑按实际绘出了其边界,并在其坡顶、坡脚标注了高程,城区街道将车 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入口、分隔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及绿化带等绘出。

跨河或沟谷的桥梁,实测了桥头、桥身、桥墩的位置,并加注了结构。

4、水系的测绘 测区内河流、水池、塘、及溪沟有加固堤坎的,测至了加固堤坎边沿,无加固堤坎的 测至了河岸线,并注明了河流名称。当河流和沟渠实际宽度小于 0.5m 时,均以单线表示。5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5、管线 测区内各种电杆、铁塔位置均进行了实测,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了主 要的;测区内电力线、通信线均实连线;地面上的输排水、输气等各种管道均表示并注明 了传送物质名称;地面下的各种管线未表示。

6、地貌及土质 自然形态的地貌均用等高线表示;陡崖、斜坡、陡坎、梯田等地貌特征均用相应符号 表示;梯田全部测出了田坎和高程;陡崖则测注了上棱线及崖脚高程,并以相应图式符号 进行了表示。

斜坡分为加固和未加固两种, 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度小于 70°且图上投影宽度大 于 2mm,当坡面较宽且有明显坡脚线时,坡脚位置都进行了准确测绘,斜坡长线绘至了坡 脚,坡顶及坡脚均注记了高程。

陡坎亦分加固和未加固两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且图上投影宽度小于 2mm 的以陡坎 进行了表示,田坎全部完整。

7、植被 地形图上正确反映出了植被的类别特征和用地范围分布。同一地段生长多种植物时, 按经济价值和数量进行了适当取舍,但不超过二种。图上面积大于 25cm2 以上的林木注明 了树种及平均高度。

8、高程注记及等高线绘制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均匀分布,一般注记间距为 15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做了适当 放宽处理,地貌变化较大的丘陵、山地与高山地等地形特征点则适当进行了加密。高程注 记精确到分米。

山顶、鞍部、山脊、山脚、沟谷、台地、凹地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均测注了高程 点;道牙、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相应的地面、桥面、广场等地已注记了高程。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充分反映了测区地貌特征,山顶、鞍部、凹地等处的等高线加绘了 示坡线。等高线如遇到建筑物、双线道路、双线河流等地方进行了中断。

9、文字注记 地形图上标注了各单位名称(有二级名称就标注二级名称)、地理名称。施工工地统一 注记为“施工区” 。6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2.4.3 地形图的编辑 内业将控制点和野外实测的地形、地物点等坐标数据转入南方 CASS9.1,再结合野外 勘丈数据编绘成图。

1、按 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要求,编辑了各种 注记。

2、根据碎部高程数据编辑高程注记点,绘制了地貌。

点状地物的中心点是符号的定位点,编辑时均采用了捕捉方式。

3、各类要素的关系处理 编辑时均处理好了各要素的关系,各图层要素叠加后其关系仍保持了协调一致。

在符号密集、相距较近时,次要符号采用移位 0.2mm 表示,线状符号相距较近时,也 是将次要线状符号移位 0.2mm 表示的。

土质或植被面积较大时, 其符号间隔作了放大描绘; 水涯线上高程注记进行了接边处理,且保证不出现上下游高程值矛盾。

各类注记没有压盖水系边线、道路口交叉、建筑物的拐角、各类独立符号等现象,当 注记压盖时,做了“裁线”处理,但未对基线、构面线进行裁线,同图层及不同图层的注 记没有交叉压盖。

4、图廓整饰 图廓整饰时,图幅接图表注记完整。施测单位注记:?..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左 下角注记:?.年北京坐标系/..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 1m/GB/T20257.1-2007 国家基本 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南面中间注记: 1:500。

5、接边 图幅接边时,不但进行了数据接边,而且确保了接边要素的属性正确,接边精度在限 差范围内按各移一半的原则进行了处理,超限时到实地检查纠正。

接边限差平面满足表 2-3 要求:表 2-3 地区分类 建筑区、平地、丘陵地 沿街坊内部 点位中误差(图上 mm) ≤1.4 ≤2.1高程注记点的中误差按等高线的插求点中误差来衡量(见表 2-4)。表 2-47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地区分类 高程中误差(等高距)平地 ≤2.8/3丘陵地 ≤2.8/2山地 ≤5.6/3高山地 ≤2.82.5 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1、组织管理措施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现场成立了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兼技术负责 1 人,质检员 1 人,安全员 1 人,同时设有控制测量组 2 个,碎部测图组 5 个。项目经理 兼技术负责由?..同志担任,质检员由测绘工程师?..同志担任,安全员由测绘助理工程 师??同志担任。

项目经理主持项目的全面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主要负责项目设计书的审核及技术问题 的解决;项目安全员主要负责日常安全及与本项目相关单位的协调联系;项目质检员主要 负责项目过程检查及最终检查的实施。

2、资源保证措施 (1) 、人力资源:本项目现场共计投入 17 人,均是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 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者。其中包括工程师 2 人,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 15 人。

(2) 、软、硬件装备:所有相关软件均经过了测试,准确可靠。合格的仪器设备保证 了按计划投入,所有使用的各类测绘仪器均在省法定单位检定使用有效期内。在作业期间 按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检验和校正,保持了其正常的使用状态。作业人员全部选用了本 单位合格的上岗人员进行作业。

3、质量控制措施 在技术设计、生产、检查、验收等各环节均严格执行了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 质量检查与验收》和我单位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质量手册》 、 《质量体系 文件》等文件,实行了二级检查一级验收。

(1)、全面推行 ISO9001:2008 国际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对项目生产实行了全过程的 技术质量监控管理。

(2)、依据任务量,投入了相应的测绘生产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了足够的、经过计 量单位鉴定的、合格的仪器设备。

(3)、建立健全了技术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了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 量检查员,以确保测绘成果成图质量。

(4)、技术质量监控小组采取以预防为先,重点抓基础测绘生产过程工序质量监控管8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理的方法,对生产的各个阶段进行了事前指导、中间监控、成果抽检,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5)、对测绘成果成图进行了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即自查互检,院专职质检员检查和 单位最终检查。自查互检内外业均进行了 100%的检查;专职质检员的检查,外业检查比 例不低于 20%,内业进行 100%的检查。经过作业组自查及院检查合格的成果成图再提交 队进行最终检查。队最终检查对上交的成果成图进行了抽样检查,外检抽查比例不低于 5%,内审比例不低于 20%。经全部检审合格的成果再提交甲方验收。

4、数据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我单位制定的测绘档案资料管理办法和测绘资料保密制度,项目生产期间所 有数据文件均及时进行了存盘备份处理。项目部还指派了专人对生产成果、计算机实施管 理,严禁任何人利用生产的计算机上网,避免了病毒袭击,确保了数据安全。

项目完成所有成果移交甲方后,生产单位相关资料一律清除。2.6 经验教训及建议2.6.1 经验教训 本项目能圆满地完成,得益于….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与……双方领导的重视、支持 和所有参加此项工作的同志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努力工作的结果。

由于受天气条件影响,经常下雨,致使我们作业人员无法开展外业数据采集工作,从 一定程度来讲延误了项目工期。

2.6.2 建议 此次作业采用了 GNSS 和全数字化测图等时新技术、仪器,成果、成图精度优良。建 议业主一方面要加强测量标志的保管与维护,另一方面要保持地形图的时效性,随时做好 图件的更新工作。若图件地形、地物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修测,对原图进行修正,以便 更好使用。3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1、图根控制点精度情况 GNSS-RTK 图根控制测量结束后,使用检定合格的全站仪对 10℅的图根控制点进行了同精度检核,检核情况见表 3-4。

GNSS-RTK 图根控制点检核统计表边长检核 类别 边长较差相对中误差 角度较差(″) 高程较差(㎝) 角度检核 高程检核 备注 表 3-49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实测 限差1/5709 1/250015 603.6 10最大值2、地形图外业检查精度统计 地形图外业检查精度统计表类别 实测 限差 点位中误差(m) 0.11 0.25 点间距中误差(m) 0.12 0.20 高程中误差(m) 0.20 0.50 表 3-5 备注 最大值 丘陵地3、整饰及附件质量 地形图层次分明、取舍合理、整饰良好;文本资料打印清晰,装订格式规范、整齐美 观;附件资料齐全完整,内容真实详尽。

4、成果质量综述 本次地形图测绘在作业组自查、互检,项目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我单位于 2013 年 7 月 29~30 日对本单位……生产的“....1:500 地形测绘”项目进行了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 1 个批次的质量最终检查,检查结论为: “....1:500 地形测绘” 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 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样本质量等级为:良。经综合判定, “....1:500 地形测绘” 成果质量为:批合格。

【详见“....1:500 地形测绘”项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报告(……测质 检(…)第(….)号) 】 。

该项目施工组织严密、技术设计合理、使用设备先进、作业方法正确,测绘成果符合 相关规程、规范及设计书的要求,成果精度良好,真实可靠,可提供业主使用。4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1:500 地形测绘上交成果资料清单表 4-1 备注序号 1 2 3 4 5 项目技术设计书 项目技术总结成果名称数量 1份 1份 1份 1套 1套仪器检定资料(复印件) 图根点成果及展点图 1:500 总图及分幅图(DWG 格式数据文件)10 ……..1:500 地形测绘技术总结6 7 8地形图分幅接合表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以上各项电子数据光盘1份 1份 1张11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gerenzongjie/27446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