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人面桃花”所蕴含的时空意识和情感力量_时空召唤qq登录版

其他范文 时间:2022-09-30

【www.zgzsclpt.com--其他范文】

  摘要:“人面桃花”的故事广为流传,起初只是因为崔护的一首《题都城南庄》,关于这个故事在唐代孟�的《本事诗》中有所记载,之后广泛流传。笔者从这首诗所蕴含的时空意识来切入,希望能够挖掘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情感体验。而《本事诗》中所记录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高度凸显了情感的力量,也是由于情感的力量才使得诗中的女主人公起死回生,最后得以大团圆的结局。
  关键词:人面桃花;崔护;题都城南庄
  作者简介:杭洁(1983-),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022-02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在终南山下,樊川古道之中,有一个美丽而充满诗意的村子――桃溪堡,这个宁静的村庄因为有了崔护的那首诗而远近闻名。人间四月芳菲尽,在桃花盛开的时节,有这样的一首诗以及诗中的传奇故事相伴,也算是应景的吧!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诗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语言晓畅,朴素自然。因其具有浪漫主义气息和强烈的时空意识,一直为后世所传诵,且“人面桃花”已经成为典故和成语普遍使用。诗歌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简单的经历却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和心理体验,广为赞赏。
  一、“人面桃花”的今昔对比和时空意识。
  从故事情节来看,它包含了两个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诗歌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
  崔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见到了那个在漫天桃花掩映中的女子,一见倾心,终不能忘,于是在第二年专门来寻找记忆中的女子,可是,物是人非,依然是桃花满天,依然是阳春时节,但是心心念念想的那个意中人却已不在,只留下无穷尽的遗憾。故事所传达的物是人非,世事无常,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生命体验,缺憾和不完美就是故事的魅力所在。四句诗包含两个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少女美丽的脸庞和灿烂怒放的桃花相互映衬,灼灼其华的桃花使得女子的容貌更加娇艳,也引起了诗人的爱慕和钟情。第二个场景:重寻不遇。依然春花烂漫,依然是当初的那个柴门,然而,牵动人心的女子却不知去向何处,只剩下门前的一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摇曳。去年不经意间的相遇,今日努力追寻无果的惆怅,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发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长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人们一直追求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正是因为不可得,所以才更加让人追寻,更加充满魅力。因为作者是在回忆已经失去的一见钟情,所以回忆便显得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爱情的怅惘,因而才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这样的时空意识在很多诗歌中都有过,比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是通过今昔对比,来凸显物是人非,世事难料之感。人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会有很多真实的感受,过去,现在,将来,这样的时空意识会让我们生出种种的怀念,希望。
  人生有三种形态: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而崔护对于桃花姑娘则是一种求而不得,即使一见钟情,却由于现实的因素而错过,崔护在柴门之上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想必内心充满了遗憾和可惜吧。但是世事难料,也正是因为命运的不可知,求而不得,遇而不见,才能曾强诗歌的韵味,才能在这样的今昔对比之中,让作者留下不可言说的遗憾,这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情感体验,进而引起读者的想象和共鸣。灼灼其华的桃花,比桃花更加娇艳的美丽姑娘,借水的一来一往,最后的依依不舍,种种的细节都会在崔护的脑海中长久地徘徊不去,也成为他珍贵的记忆。
  综观全诗,前两句写过去,后两句写现在,两相映照。尽管情绪上转变突然,但文气却一贯而下,行云流水。整首诗语言朴实率真,明白流畅。作者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将“人面”和“桃花”作为叙事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的对比,把两次不同游历和寻访写的一波三折,也把故事中的感慨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二、《本事诗》中“人面桃花”故事的情感力量。
  “人面桃花”故事在唐朝人孟�的《本事诗・情感》里是有记载的。只是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更加曲折离奇,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最后以大团圆结尾,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
  《本事诗》记载如下:“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馀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卷盼而归,嗣後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迳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後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起,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特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本事诗》中的记载更加具有传奇性,也可以看做是《题都城南庄》诗歌的补充,或者是由诗歌所演绎出来的传奇故事。渠红岩在《“人面桃花”的原型与意义》文章中,考证了《本事诗》的成书年代,应该是公元886年,而崔护虽然生卒年不详,但是根据史料可知他于唐贞元十二年(796年)登第(进士及第)。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所以,很可能是先有了崔护这首诗,之后孟�再根据诗歌和当时流传的故事,或者作者的想象,而记录在《本事诗》里。根据《本事诗》的记载,崔护在柴门题诗之后,再次到了都城南庄,却听说桃花姑娘因为他而绝食而死,悲痛之下号啕大哭,却让桃花姑娘死而复生,最后终结良缘。虽然《本事诗》中有记载,但是我们还是把这个故事当做传奇故事来对待,有唐传奇的情节和写作手法。晚唐时,唐传奇中大多是妓女和侠客的爱情故事,所以,“人面桃花” 的故事,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和反响。但是宋代到元明清,却出现了众多杂剧和戏曲,对这个故事进行演绎。足见这个故事多蕴含的独特魅力。
  从这个故事中,个人觉得最突出的就是情感的力量。明代汤显祖在该《牡丹亭》的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杜丽娘为了爱情,和柳梦梅在梦中结为夫妻,后为了爱情抑郁而死,后又死而复生,这全是情感的力量。当然唐代还没有至情说,还没有像汤显祖这样明确提出至情论。至情论认为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而“人面桃花”的故事情节,充分体现出了爱情力量的伟大,能让桃花姑娘死而复生,也符合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思想。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才子佳人喜结良缘。所以,“人面桃花”故事可以看做是汤显祖《牡丹亭》的先驱,我们也不可预知,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的时候,是不是借鉴过这个故事的情节,但我想应该是有影响的吧,所以,笔者认为,“人面桃花”故事充分体现了至情说,高度凸显了情感的力量,也呼唤着个性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这个因借水而引发的一见钟情,在彼此的试探和羞涩之中的分别,别后的深沉相思,不可抑制,正是因为情感的力量,驱使崔护在一年之后去专门寻找他的桃花姑娘,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引发了桃花姑娘内心对情感的渴望和对崔护的思念,之后绝食抑郁而死,也正是在爱情的感召和崔护的呼唤下,桃花姑娘死而复生。与崔护结为夫妻。
  笔者认为“人面桃花”的诗歌体现了今昔对比和强烈的时空意识,包括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充满了遗憾和浪漫主义色彩。而由诗歌引出的《本事诗》的记载却体现出唐传奇的特点,基于诗歌和传说而虚构的故事情节,突出情感的巨大力量,一波三折,最后以大团圆结尾。所以在“人面桃花”的故事中,有浪漫的爱情,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有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人生体验,有对爱情的执著和美好向往,这一切都构成了这个故事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这一故事和成语能够长久流传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清]丁福保�:《�代����》,[唐]孟�《本事诗・情感第一》,北京:中��局,1983年8月第1版,第10-11页)
  [2]、赵俊:《“人面桃花”的衍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5卷第1期,第89-92页)
  [3]、尹羲:《欧阳予倩给我排》,《中国戏剧》1987年第1期。
  [4]、周玲扉:《历史与生命的无尽纠缠与胶着――中的历史哲学与历史诗学》,《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卷第4期,第62-64页。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content/20277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