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总结网!

警惕父母过度侵入自己的婚姻|侵入型父母

培训总结 时间:2023-03-09

【www.zgzsclpt.com--培训总结】

  张怡筠,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资深企业培训师。近年来,她作为心理专家活跃于媒体,是《心灵花园》、《变形计》等节目的人气嘉宾。著有畅销书《EQ其实很简单》、《工作其实很简单》、《爱情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很简单》。
  
  婚姻是人生阶段性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思想的独立和责任的建立,意味着与原生家庭相脱离。但是,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活至百岁也是父母的孩子,而年轻人的婚姻里也少不了父母的影子。
  有网友说,丈夫的妈妈只来住了七天,原本幸福的婚姻就宣告破裂;也有网友说,无法容忍妻子对自己父母的不尊敬。我们曾对109名24岁到28岁的年轻已婚者做过调查,其中超过六成的人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婚姻影响巨大。
  父母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婚姻?儿女又如何面对父母对自己婚姻的看法?我们今天特意邀请心理专家张怡筠女士,从专业和实用的角度剖析亲子与婚姻的关系。
  
  结了婚也是娇小孩儿
  
  《青年心理》:中国最早的“被捧大的一代”已经步入婚龄,很多人在婚后仍是小孩子一般,被父母当做掌上明珠娇惯着。这样的做法无形中影响了年轻人的婚姻。
  张怡筠:是的。从表面上看,父母对孩子的娇惯是因为不放心,因此他们代替孩子做决定,比如说,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应该怎样安排婚后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看得更深一点,父母在儿女婚后依然娇惯他们,其实是自己没有做好放手的准备。换句话说,父母比儿女更需要将“娇惯”这个习惯保持下去。
  中国的很多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承担着双亲的人生希望、价值和兴趣。当他们结了婚,建立新的家庭,生活重心开始转移,父母亲会变得不适应,他们一下子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人生角色的定位和意义都出现了危机,这使得他们不愿意放手。
  父母这种“不放手”会导致两种极端表现:第一种就是孩子没主见,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包括跟谁结婚、在哪儿买房子等等,这无疑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婚姻了;另外一种情况是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们急于摆脱父母,从而建立婚姻。这就导致,他的婚姻多了一个义务――解决亲子间的矛盾。于是,婚姻很容易疲累,产生裂痕。
  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结婚之后,必须把生命的独立性归还给他,尊重他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而做子女的,则要摆脱依赖的惰性,警惕父母过度侵入自己的婚姻。
  
  《青年心理》:有位网友发帖说,母亲一直对自己视如珍宝,但是那天却看到她给丈夫手洗衣服。母亲觉得女儿受了委屈,为此教训女婿一通,结果弄得一家人都不愉快。
  张怡筠: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小孩子蹒跚学步时难免摔跤,但有的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一跤不摔,所以一步不离地紧跟着。但是,孩子长大一点后还是会摔倒,其实这时候摔得比他小时候还要狠,还要疼,而且更难恢复。这位心疼女儿的母亲,与那个护着孩子学步的家长,心态是一样的。
  我曾做过一档电视节目,夫妻双方以及双方的父母都被作为嘉宾请了来。现场的情况很搞笑,小两口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而两家的父母却吵得不可开交。我对他们说:“如果有观众刚转到这个台,会认为婚姻出问题的不是两个年轻人,而是你们。”他们这才停下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婚姻到底是谁在经营呢?父母介入这么深,小两口根本没有办法过自己的日子。而且,父母的介入,还会让年轻人越来越不自信,他们会觉得自己丧失了处理事情的能力。
  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是否在婚姻中“吃了亏”。实际上,婚姻本来就需要互相妥协互相谦让。如果一方总是占上风,另一方总是受委屈,那么这个婚姻肯定难以持久。但很不幸,我们大部分父母总期望自己的孩子占上风,而不去想这种倾斜会最终毁掉他儿女的婚姻。父母的心声是:“我的孩子从小被我宠坏了,你们就让让他吧!”实际上将孩子宠坏是父母的过失,而现在父母更应该承担起修正的责任,教孩子如何与伴侣相处,如何做一个好丈夫或好妻子,而不是一味地偏袒孩子,将他们推向更加偏执的境地。
  
  《青年心理》:中国的大部分父母,将半生积蓄都用在了儿女的婚姻上:买房买车办婚礼。于是,他们会以经济支持为由,在儿女的婚姻中出谋划策。
  张怡筠:父母为儿女做出的付出,这值得每个人铭记和感恩。但是,如果变成有条件的交换,那就不能称之为爱,而是一种交易,哪怕这个交易是金钱与精神的。事实上,父母付出钱,当然也有感情付出,然后他们就要求儿女偿还更多的感情,甚至是言听计从,这种隐形的、冠冕堂皇的交易才更可怕。
  父母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无论儿女是否听我的,我都支持他。当然,我的观点是,精神支持比经济支持更重要。另外我也想对年轻人说,经济独立决定思想独立。如果可以靠奋斗得来一切,哪怕稍微晚一点,也比伸手管父母要来得好,不是吗?
  
  父母别说另一半不够好
  
  《青年心理》:有一个女孩说,本来她觉得自己的老公事业有成,人才俊秀。但自从妈妈说他“不太会疼人,对你不够体贴”之后,这个女孩就越发觉得老公不够细心,对她不够好了。为此,她多次以离婚相挟,闹得双方心灰意冷。
  张怡筠:这是典型的父母剥夺孩子的感觉,他们不让孩子有自己感觉的权利,而是将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孩子。渐渐的,孩子就会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了,而去听信父母的意见。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孩子考试没有考好,回到家还乐呵呵的。妈妈看见受不了了,觉得孩子不知廉耻,成绩这么差还满不在乎。她找到我,希望我帮孩子改改不在乎成绩的毛病。我告诉她:“孩子觉得成绩无所谓,这是他的感觉;你觉得很羞耻,这是你的感觉。你不能强迫孩子有跟你一样的感觉。”这是最糟糕,也是最可怕的感觉剥夺,它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自信的建立。
  我们回到这个女孩的婚姻,她很可能从小就经常被母亲剥夺感觉,结婚后还是以母亲的感觉为重,那就势必导致婚姻矛盾。
  
  《青年心理》:独生子女让孩子变成家庭的轴心,而两个人结了婚就意味着两个轴心纠缠在了一起,很容易出现纠纷。比如,很多年轻夫妻都为过年回谁家的问题而头疼,这既是对中国传统的挑战,也是两家人争夺儿女中心的表现。儿女应该如何对待父母“回家过年”这种要求呢?
  张怡筠:这就要考验小两口处理冲突的能力了。过年回谁家,给父母多少钱,这都是两个人需要沟通解决的问题。当然,如果双方父母都能够放手,不参与意见,一般来讲,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其实,我们常常在简单的事情上附加复杂的含义。比如过年回谁家就是看中谁的父母,再推理一下,那就是瞧不起对方的父母……其实,只要观念稍微松绑,很多问题就可以有弹性的解决。两家离得近,那就三十在你家,初一到我家;两家离得远,也可以今年回你家,明年到我家。甚至,有人提出的“各回各家”也是有效的办法,只要夫妻双方能够达成共识。
  
  我们需要独立的婚姻
  
  《青年心理》:说了父母可能对孩子婚姻造成的各种影响,那么,作为年轻人,想要处理好婚姻与父母的关系,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张怡筠:我觉得首要是弹性地处理事情的能力。思维要开阔,要顺应时代,而不要固着。比如前面提到年三十去谁家的问题,如果弹性地思考就会发现方法很多,但如果都固守着传统理念,那就很容易引发矛盾。
  另外还需要自省力。这里说的自省,知道自己的缺点只是含义之一,更重要的是,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学会用优势去补劣势。比方说,你是个比较懒的妻子,这是缺点,但是你同时还具备很多优点,嘴巴甜、够体贴等等。那么,你可以通过甜言蜜语让老公多干活,多陪公婆聊天哄他们开心。这样,即使你有瑕疵,婚姻也会很幸福。否则,一旦缺点成为对方和对方家庭的攻击对象,你就会感到委屈并且自卑,让你们的婚姻背上沉重的负担。
  
  《青年心理》: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对待儿女的婚姻呢?
  张怡筠:第一个建议,把孩子当大人看。你可以给建议,但不能替他做决定,更不能强迫他听从。
  第二个建议,接受你的孩子要自己为婚姻做安排、负责任。儿女在婚姻中受委屈也好,生了气也好,这都是他(她)要独自面对的考验和挑战,父母不能参与其中。
  第三个建议,必要时给孩子情绪支持。原生家庭永远是人心灵的港湾,当孩子在婚姻里受了委屈,回来向爸爸妈妈诉苦,父母应该挺身而出给孩子情绪支持,可以说:“宝贝辛苦了,我知道你觉得受委屈了!”但千万不要跨越界限,去帮孩子讨回公道。其实,你的理解已经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而且也是唯一可做的支持。
  第四个建议,帮助孩子多发现另一半的优点,而不是去贬低和挑剔对方。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对孩子的婚姻起到正面的作用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父母都应该记住:独立的婚姻是你能送给儿女最好的结婚礼物。
  编辑/张鸣

本文来源:http://www.zgzsclpt.com/peixunzongjie/233970.html

推荐内容